第二卷 1 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不妨准备些废话(第1 / 4页)
“你确定?”赖敬东追问。
陈远雄则点了一下头:“杜林祥支付给投行的佣金,一部分是采用现金的方式,另一部分则是认股权。作为一家现金流紧张的公司,纬通采用这种方式也合乎情理。”
一家企业上市,是需要专业的投行作为保荐机构以及承销商的。上市在即的纬通,自然也会与一家投行建立合作关系。所谓认股权,就是上市企业向投行支付佣金的一种方式。企业向投行支付佣金,除了现金形式,往往还会采用直接占股或者认股权的方式。直接占股,就是企业将佣金折算成股份支付给投行;认股权,就是投行获得一个权力,在企业上市之后,投行可以按照发行价的一个溢价,认购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然后投行在二级市场抛售以赚取差价收益。
陈远雄说:“相当可观。纬通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扩张异常迅猛,楼盘销售情况也不错。以他们如今的土地储备,已经迈过了赴港上市的门槛。估计下个月,纬通就将在全球展开路演,向机构投资者推荐即将上市的股票。”
“好啊。”赖敬东面露喜色,“成功上市,符合双方的利益。我听说,他们已经联系了一家投行作为此次上市的保荐机构?”
“嗯。”陈远雄点头说,“原本我给他们推荐了一家投行,不过杜林祥却选择了另一家。他们已经正式签署协议。”
赖敬东说:“杜林祥对我们的戒心还是很重呀,连我们推荐的投行,也弃之不用。这也怪不着他,人之常情嘛。”赖敬东又问:“他联系的是哪家投行?”
陈远雄说:“一家有欧洲背景的投行。不过这家投行大中华区的负责人,说来还是你的朋友。”
礼拜一一大早,赖敬东来到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办公室。赖敬东的办公室只有二十多平方米,装修也很简单。深黑色的办公桌上,就摆着一部电话、一个笔筒与一副台历,桌面上干净得一张纸都没有。他一直坚持“今日事今日毕”,从不把工作拖到第二天。
秘书端上刚沏好的普洱茶,手里还拿着一张当日全球新闻列表。赖敬东抿了一口茶,之后一边掏出身上的老花眼镜,一边对秘书报以微笑:“谢谢。”赖敬东待人很客气,即便下属做错事,也极少见他有雷霆震怒、声色俱厉的时候。
赖敬东拿过这张新闻列表,认真看了起来。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新闻。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两人小组,负责将《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当天的新闻标题——包括文章的主标、副标,以及各段落的小标题,整理到几页纸上。
许多管理者看文件前,喜欢让下面人整理出一个内容摘要。但赖敬东很反感这样,因此他坚持只整理标题,不弄什么摘要。他认为一份文件的重点是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解读,别人归纳出的重点,或许并非自己关心的。长此以往,甚至还会让别人的思维来左右自己。浏览标题时,他觉得哪一部分是重点,再让秘书把原文呈上来。
一位友人曾说,这种习惯,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他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信任感,唯恐被人欺骗。对此说法,赖敬东一笑置之。
“我的朋友?谁?”赖敬东问。
陈远雄答道:“宋金池。”
“哦,我知道这家投行。”赖敬东说,“小宋当初在上海,也算我的部下。”
赖敬东又问:“杜林祥与宋金池签署的协议的具体内容,你拿到了吗?”
“还没有。”陈远雄说,“不过宋金池公司里的一位高管,和我私交不错,他对我说起,协议中有关于认股权的条款。”
上午十点过,专程从上海赶来的陈远雄走进了这间狭小的办公室。台江资本的总部位于上海,幕后老板赖敬东的办公室却设在北京。通常情况下,赖敬东只会遥控指挥公司的一切事宜,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他才会将陈远雄招来面授机宜。
“老师。”陈远雄毕恭毕敬地叫道。在外面,陈远雄称呼赖敬东为赖总,在公司内部,陈远雄则称呼对方“老师”。
赖敬东点点头:“上周你去河州,情况怎样?”
陈远雄说:“与纬通签署合作协议,已有两年时间。杜林祥这次邀请我们过去,就是通报一下他们公司在全国扩张的情况。双方会谈结束后,河州市委书记徐万里还抽空会见了我们一行。徐万里会见时表态,河州市委、市政府对于纬通上市,将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自然是好事。”赖敬东抿了一口茶,“纬通如今的土地储备,达到什么规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