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掌舵(全二卷) > 第二卷 1 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不妨准备些废话

第二卷 1 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不妨准备些废话(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徐万里的这番举动,外界褒贬不一。有人议论道,要说死角,这自然不是徐万里工作的死角,而是前任的工作死角。如此作为,不是在打陶定国、吕有顺的脸吗?不过省委书记贺之军倒对此举赞赏有加,还亲自给《洪西日报》打招呼,让报纸在头版头条报道河州市这次令人耳目一新的市委全委会。

而在另一件事上,徐万里还不惜与昔日的顶头上司——省长姜菊人杠上了。河州市区通往郊县的两条公路,一直设有收费站。徐万里称收费站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一定要在两个月内拆掉。

省国资委不干了,把状告到姜菊人那里。原来,这两座收费站属于省国资委旗下的交通投资集团,交投集团原本打算以两条公路的收费权为抵押,从银行贷出一笔钱去修建省内另一条公路。如果收费站撤销,抵押物都没了,银行那边自然贷不出钱。

此刻,千里之外的河州却是晴空万里。为了迎接即将开始的路演,纬通上下正紧张有序地准备着。杜林祥已不知连加了多少个晚上的班,在下属眼中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精力,但他眼眶中的血丝越来越多,只要坐进办公室,就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大战临近的气氛,使他的烟瘾愈发大起来。

不过刚从河州市委办公厅传来的一份通知,让杜林祥不得不暂时腾出精力,来应付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中午时分,杜林祥接到通知,说省委常委、河州市委书记徐万里将于两天后亲赴纬通视察。

杜林祥将在家的公司高管紧急召集起来,布置迎接徐万里一行的工作。对于徐万里的到来,杜林祥既激动又忐忑。徐万里来河州主持工作后,与杜林祥在各种场合接触过多次,不过正儿八经来企业视察,这可是头一遭。

得益于吕有顺在北京的提前交底,杜林祥对于河州政局的动向早已洞悉。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与吕有顺当初所言分毫不差。就在那次谈话后半个月,吕有顺正式接到调令,回北京央企任职。徐万里则从常务副省长的位置上调来河州,接下市长一职。七个月后,市委书记陶定国退休,徐万里又毫无悬念地成为继任者。

吕有顺曾经预言,徐万里将会在河州大权独揽,这不仅由于其个人的性格,更缘于贺之军在背后力挺。果不其然,徐万里一到河州,就展现出十分强势的作风。训斥下属那是家常便饭,就连市委常委班子里的同志,徐万里也时常耳提面命一番。

“真是天助我也!”赖敬东笑起来,“原本想着怎么去说服宋金池与我联手,现在看来,几乎不用费多大工夫了。”

陈远雄当然明白自己老师的意思。赖敬东希望纬通成功上市不假,同时他更希望纬通上市的发行价不要太高。当初与杜林祥签订协议时,双方同意将占股比例和股票发行价捆绑起来。纬通的发行价越低,台江资本的占股就会越高。赖敬东此刻想的,自然是与宋金池联手打压纬通的股票发行价。

赖敬东缓缓说:“当初答应过杜林祥,确保他对纬通的控股地位,因此我们的占股不会超过他。但是,在不超过杜林祥的前提下,台江资本也应谋求多获得一些股权。纬通的发展势头不错,一旦上市成功,前途更是不可限量。我们占股越多,收益就会越大。”

陈远雄笑了:“因为佣金中有认股权的条款,估计宋金池不会拒绝与我们合作。”

“是啊。”赖敬东说,“如果发行价低,投行按一定溢价比例认购企业股票的价格也就低,进而在二级市场可能赚取更多的差价收益。先把新股的发行价压一压,未来再炒起来,宋金池会对我的方案感兴趣的。”

徐万里初来河州时只是市长,市委书记依旧是陶定国。虽然同为省委常委,但陶定国资历更老,排名也在徐万里之前。况且,陶定国毕竟离退休还有几个月时间,他仍是名义上的河州市委一把手。不过,河州上上下下所有人,从没听见徐万里叫过陶定国一声“陶书记”,他通常只会称呼“老陶”或“定国同志”。

那段时间《河州日报》的头版新闻,也颇值得人玩味。陶定国深居简出,好几天没有一次正式活动,报上自然没有他的新闻。徐万里却精力旺盛,一天连赶好几个场。有一天的《河州日报》,一版居然就有徐万里的四条新闻:上午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午宴招待外国投资团,下午去工业园区调研,晚上还带着好几个部门负责人,去夜查城市光彩工程。

最令《河州日报》编辑头疼的,还是陶定国、徐万里一起出席的会议。陶定国轻描淡写讲几句,接下来徐万里便开始了长篇大论。关键在于党报的新闻报道有规矩,书记、市长同时出席的活动,关于市长的报道内容绝不能超过书记。甭管陶定国再日落西山,徐万里再旭日东升,一篇党报的会议报道,三百字的“陶定国指出……”,七百字的“徐万里强调……”,也是不成体统!

所幸《河州日报》的编辑脑子活泛,发明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但凡两人同时出席的会议,开头就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陶定国,省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徐万里出席会议”。接下来两人的讲话内容,直接用“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认为……”。

陶定国退休,徐万里正式扶正后,其锋芒就更加显露无疑。徐万里以市委书记身份主持召开的首次市委全委会,就别出心裁了一回。除了讲话中屡次提及危机意识,徐万里还组织所有市委委员,在会议召开途中外出实地考察了一回。考察地点,不是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也不是都市里的高楼大厦,而是僻远贫瘠的农村与城市中的棚户区。徐万里一路看一路点评:“河州的父老乡亲,还有很多生活并不如意。我们的工作,也有许多死角。”

“路演马上就要开始了,得抓紧时间联系宋金池。”赖敬东敲着桌子说道。

陈远雄说:“这几天宋金池就在北京,我马上和他联系。”

赖敬东思忖了一下说:“你给宋金池打电话,就说我约他吃饭。这次我亲自和他谈。”

“好的。”陈远雄答道。

陈远雄转身离去后,赖敬东抬头望着窗外。京城下起了小雨,雨点轻轻敲打着玻璃窗,好像唱着歌,雨水顺着玻璃窗滑落下来,留下了一道道水痕。赖敬东心情不错,他站起身来俯视楼下。行人都撑开了雨伞,各式各样的雨伞,五彩一片,瑰丽一片,和着那雨水的清脆声音,真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景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