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 君子好色,取之有道(第3 / 4页)
换作其他人,庄智奇是不愿多管闲事的,可这次偏偏是陈锦儿!能帮上人家就帮一把吧,何况高明勇刚才那番说辞,也并非全无道理。庄智奇点点头:“行吧,到时我签个字。”
杜林祥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让你去一趟,全权代表我和谷伟民接洽。”
见庄智奇没有反对,高明勇趁势说:“报告打上来,能否麻烦庄总签个字?然后我再交给杜总。最后如果杜总、庄总都同意了,安总那边自然不会有意见。”高明勇知道自己在公司的分量还不够,更清楚杜林祥对于庄智奇的信任。报告上有了庄智奇的签字,过关的概率无疑会大增。
庄智奇左手托着下巴:“这样也好,不能显得咱们太主动。”
庄智奇默默听着,心想这个高明勇真能号准老板的脉!他提出的,无疑是最能打动杜林祥的理由。
庄智奇的工作实在太忙,渐渐地也就把这种小事抛之脑后。半个月后的周末,他却接到一个电话:“庄总,你好!我是陈锦儿。”
“对了,你在国外待了很长时间,国外有什么好茶没有?”庄智奇不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人,刚才陈锦儿那番话,他不可能听不出一点弦外之音。于是,庄智奇赶紧岔开话题。
这或许才是杜林祥洞察人性后的高明之处。普天之下,谁人不贪?撵走了高明勇,新来的办公室主任也会想方设法捞钱。况且,别人还未必有高明勇这等和稀泥的本事。
陈锦儿有些气馁,但她还是一五一十地回答:“当然,国外也有很多好茶。比如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日本的玄米茶,欧洲的伯爵茶。我在纬通大厦的新店,就会有一个外国名茶专区。”
庄智奇还发觉,杜林祥对于下面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一清二楚。杜林祥压根没想杜绝这些现象,他只是约束着所有人,凡事不要过度。只要不过分,挣点小钱就当是老板发的福利吧。
在杜林祥看来,谷伟民是拿捏谈判节奏的高手。一开始把自己请到北京,并不直说卖壳的事,而是借打探万顺龙的情况,自然而然地放出消息。当自己表达买壳意向后,谷伟民又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推说人在中东度假。现在回到香港了,居然连河州都不肯来,就等着杜林祥主动送上门去,他好挟主场之利漫天要价。
“要不这样?”高明勇说,“我让招商部写份报告,就说陈锦儿的茶舍很有档次,能够吸引许多河州的达官显贵。这些人常来纬通大厦,也给咱们提供了结交的机会,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帮助。因此,在租金上给予适当优惠,划得来!”
杜林祥如果真跑去香港,就显得太猴急,以后还有什么议价能力?所以先派出庄智奇进行火力侦察,自己再视情况发展做出应对。总之,谈生意时,该摆的架子还得摆一摆。
庄智奇手里转动着钢笔:“你也知道我和安总的关系,你去都不行,我去更不顶用。”
杜林祥点燃一支烟,“你这次去,主要是听他怎么说,看看他有什么具体条件。另外,你也可以直接告诉他,咱们联系了好几家上市公司,正在展开接触。姓谷的别以为,非得在他一棵树上吊死。”
庄智奇说:“好啊,到时一定要来品鉴一番。”眼看天色已晚,庄智奇主动告辞,陈锦儿略带怅然地开车将他送了回去。
来纬通有些日子了,庄智奇发觉做大了之后的民企,许多地方竟和国企差不多。这或许与企业性质无关,只能叫“大企业病”。林正亮分管工程建筑,那些老板想在纬通承包工程,不把林总打点好,门儿都没有。高明勇这个办公室主任,更少不了干些损公肥私的事情。比方说今天,优惠了租金,吃亏的可是企业。
第二天是工作日,刚到办公室的庄智奇,就被杜林祥找去。杜林祥开门见山:“昨天谷伟民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从中东回来了。我约他来河州,他说事情忙走不开,反过来还邀请我去香港面谈。”
见高明勇欢天喜地走出门去,庄智奇心中苦笑:高明勇这小子可是个人精,从不做吃亏的事,在陈锦儿那边,没准还要拿什么好处!
庄智奇问:“你要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