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舵手:掌舵是一门艺术 > 7 黄色和黑色,永远是舆论场里最耀眼的颜色

7 黄色和黑色,永远是舆论场里最耀眼的颜色(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遇到这种临场发难的记者是最麻烦的!制止他提问,显得没有风度;对他的问题不予回答,又会给人心虚的印象。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袁凯只能在心中祈祷:“但愿柳林和主持人应付得来。”

主持人微笑着说:“这位先生,不好意思。您的问题属于私生活方面,与本次股权争议毫无关联。出于尊重个人隐私的原因,柳总实在不便回答。”

台下大部分记者都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提问的记者更是不依不饶地大叫:“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你们才故意躲躲闪闪?”

柳林加重语气:“也许张贵明会说,通信记录只是我单方面提供的证据,里面被人动了手脚。没有关系嘛!他也可以调出那段时间他自己的通信记录,看一看那里面,是否有打给我的电话。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柳林重新露出笑容:“制造一个谎言,接下来就需要若干个谎言来掩盖。可以想见,素来精明的张贵明先生,会不断犯下低级错误。”

主持人抬头张望,又点了一名记者:“请第三排左边第一位、穿灰色西装的记者提问。”

这名同样早有准备的记者问道:“柳总,如果真相确如你所说,那么张贵明为何会出尔反尔?”

柳林回答:“我建议你再去看一看那篇专访,答案就在里面。在那篇充斥着谎言的专访中,张贵明也说了少许的真话。这座矿山一开始的蕴藏量并不算大,我当时也没将其当成一桩大生意。可是后来,随着勘探的深入,这座矿山的价值迅速提升。张贵明说的没错,现在这座矿山,起码值一百亿。为了独吞这一百亿,张贵明无所不用其极,也就合情合理了。”

新闻发布会在礼拜天下午如期开始。地点安排在香格里拉酒店,而不是柳林下榻的四季酒店。柳林不惜舟车劳顿,就是认为四季酒店在圈子里名声太大,容易引起人们不必要的联想。

发布会开始后,柳林一脸微笑地向出席会议的记者致敬,同时对于自己不得已更改发布会日期表达歉意。最后,他一脸真诚地说道:“关于此次股权争议,我愿意与媒体朋友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情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台下记者踊跃举手,主持人微笑着说:“我们是否也秉持女士优先的原则,把第一个机会留给女士?”他扫视一圈全场后,指着第一排,“就请这一排正中的小姐提问吧。”

这位小姐当然是袁凯早已安排好的,她接过扩音器,把烂熟于心的问题背了出来:“前天接到通知,说你们获得一份关键证据。不知这份证据是什么?”

“首先,我要感谢美丽的记者小姐,有你的不懈求索,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其次,我要感谢我的老朋友张贵明先生。这份证据,其实是他提供给我的!”柳林如是说道。

袁凯没有亲临发布会现场,他只是叼着一支香烟,在自己房间里观看同步录像。对于柳林的表现,他十分满意。除了按照之前拟定的提纲,一一回答记者的提问,柳林还不时有精彩的自我发挥。比如说“张贵明为自己提供了证据”之类的应答,既是一种辛辣的反讽,更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发布会越到后来,柳林的状态越放松,甚至在回答问题时将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袁凯心中笑道,柳林不愧为“最有文化的煤老板”,的确有股儒商风范。近些年杜林祥也恶补了不少书,但与柳林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发布会接近尾声。柳林笑着说:“今天与媒体朋友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希望通过你们手中的妙笔,让公众了解到更多真相。更期待着,未来我们还有这样交流的机会。”

柳林正欲起身离去,台下一名记者忽然大吼道:“柳总,张贵明说你老婆买凶杀人,对此你怎么回应?”

电脑旁的袁凯立时紧张起来。这个记者并不是自己安排的,而是眼见发布会即将结束,便不待主持人点名,主动跳出来提问的。“王八蛋!”袁凯在心中狠狠骂道。

现场出现一片骚动,人们十分好奇,此时已水火不容的张贵明与柳林,竟会给对方提供关键证据?

柳林微笑着说:“想必大家都看过前几天某家媒体对于张贵明先生的专访文章。在这篇报道中,张先生说我在美国期间,他给我打过电话,提出归还我先期投资的五百万,终止双方的合作协议,而我呢,也在电话里答应了。”

柳林举出一份材料:“这是银行间的汇款记录。我在美国期间,张先生的确通过他在香港的一家公司,给我汇过五百万。给了就是给了,真相不容置疑。但是,这五百万根本不是所谓的归还投资款,而是他在澳门赌博期间借了我的钱,欠债还钱而已,和矿山生意没有一丁点关系。”

柳林继续说:“我在内地时,就已经发觉张贵明这个人人品有问题,而且惯于在商业竞争中采取一些非正当的手段。正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才不得已离开故乡。自打离开之后,我再没同他联系过。同他这样的人,彼此之间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包括归还五百万的赌债,也是他香港分公司的负责人和我助理联系,我与他没有通过任何电话。”

柳林又举出一份材料:“据张贵明说,我在美国期间他给我打过电话,商量终止协议的事。我实在记不得有这通电话!因此,我通过美国通信公司,把我赴美之后,以及收到这五百万之前的几个月的通信记录全调了出来,里面没有一个电话是张贵明打来的。由此可见,向来嘴里没有实话的张贵明,又一次对媒体、对公众撒了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