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箭在弦上(第1 / 16页)
原来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杜林祥立刻说:“徐总放心!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一定让他在河州期间风风光光。”
杜林祥飞返河州,办公室主任高明勇领着一帮人来机场接机。从机场回公司的路上,杜林祥交代说:“徐浩成的一个朋友周末要来河州,咱们接待一下。据说这人喜欢排场,到时阵仗搞大一些。”
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只需杜林祥一声吩咐,高明勇自然会办得漂漂亮亮。周末的下午,高明勇坐着一辆奥迪A6轿车赶往机场,另一辆价值不菲的宾利跟在后面。
河州机场方面的关系早已疏通好,但凡纬通集团的重要客人,都可以直接把车驶进停机坪,摆到廊桥下接机。飞机准点到达,客人从舷梯上缓缓走了下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瞧模样像是助理。
徐浩成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有了他,纬通集团在非洲平白无故多出一座铜矿,起码在外界看来,企业进军矿业市场的第一仗就大胜而归。接下来,纬通再要吃进国内矿山时,就会显得顺理成章。
就说这次赴德谈判收购TKK吧,几乎是众人合力的结果。在香港的闲谈中,徐浩成第一次提到TKK的项目,他说曾听宋红军说过这个项目,欧洲冶金行业的巨头正在低价甩卖。徐浩成还说,纬通有意造出声势,营造出在矿业市场跑马圈地的氛围,不妨拿下TKK。
可是,有关TKK的具体情况,徐浩成也并不清楚。所幸还有赵筱雨在,这个当初宋红军的小姨子,如今张贵明的红颜知己,对这个项目十分熟悉,并很快帮助杜林祥与TKK牵上线。
收购外企,需要在国家有关部委办理一系列手续。当杜林祥与刘光友一起向徐万里汇报后,徐万里当场拍板全力支持。河州能搞定的事,全部一路绿灯;河州办不下来的事,政府还出面进京协调关系。收购TKK后,部分生产线需要转移回国内,刘光友甚至都在河州工业园区内,为项目预留了新家。
人脉、钱脉,的确是政商界的任督二脉!
魏晋风哈哈大笑:“身后挂一幅山水画,寓意有坚强靠山,自然是没错。不过,这类画中最适宜的风景须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而且高低起伏不要太大。这也预示主人顺风顺水,一路都有贵人相助。”
1 徐浩成引见了一位气功大师来河州
柳林与张贵明的股权之争还在延烧,杜林祥却已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收购德国TKK公司的工作。他与庄智奇,分别飞了一趟德国,与TKK公司高管就收购细节展开谈判。
谈判越深入,杜林祥越有捡着大便宜的感觉。这TKK好歹也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欧洲的百年老店吧,怎么如今甩卖自个的价钱这么便宜?以纬通的实力,吃下这家公司毫无问题。谈判桌上,有好几次他都想直接拍板签合同了,但多年的商场经验告诉他,瞅着这帮德国鬼子着急甩卖的样子,自己再拖上一段时间,还能再杀价。
或许是太兴奋的缘故,从法兰克福回香港的航班上,杜林祥只小憩了一会儿,就再也睡不着。趁着这段旅途中的闲暇时光,他在宽敞的头等舱座椅上,又把近段时间的工作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
飞机降落机场后,杜林祥不打算在香港耽搁,准备立刻转机回河州。秘书在机场办理手续时,他接到了徐浩成的电话:“杜总,有件事要麻烦你一下。”
杜林祥说:“千万别说麻烦!有什么事,徐总尽管吩咐。”
徐浩成说:“我在香港有个朋友,这周打算去河州找徐万里办点事,你能不能安排一下?”
杜林祥却犯难起来:“徐万里毕竟是市委书记,我去求他办点事,都得低三下四,要帮你的朋友说话,怕是使不上劲。”杜林祥心里甚至埋怨,你徐浩成不早就和徐万里搭上线了吗,干嘛这种事还来找我?
“是我没有表述清楚。”徐浩成说,“我所谓的安排,不是叫你引见他们见面。这些事情,他自己会搞定。只是我那朋友吧,喜欢排场。初到河州,人生地不熟的,安排个酒店,找个专车什么的,得麻烦你一下。”
自打计划启动以来,可谓顺风顺水。接下来真能以不高的价钱吃进TKK,这栈道就算修好了,剩下的,便是统御大军暗度陈仓了!回想起计划的每一个细节,杜林祥更对“有舍才有得”这句话深信不疑。
计划之所以进展顺利,就在于自己懂得舍,将那些看上去有望独吞的利润,分享给了赖敬东、徐浩成、张贵明等人。甚至河州的刘光友,也在自己的鼎力支持下官升一级。可这些人,回馈给自己的,一点都不少!
没有刘光友,收购信丰集团的谈判不会那么顺利,纬通集团也不可能从徐万里那里争取来如此多的优惠政策。刘光友目前的位置极为重要,伴随计划的推进,还少不了要他出手帮忙。
赖敬东不仅提供了大笔资金,结结实实缓解了纬通的资金压力,更点拨自己想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妙计。通过近期的炒作,杜林祥心中的底气更足了。
张贵明坐镇梅河,至今还为自己看着矿山。没有这个在当地八面玲珑的人物,光是应付政府检查或协调各方关系,就会耗掉不少精力。尤其是在那场自导自演的股权争夺战中,张贵明本色出演,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