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关公司最喜欢的三桩生意(第1 / 3页)
第二天一早,杜林祥便把公司总裁庄智奇与宣传部部长袁凯召来办公室,专门研究企业上市前的媒体应对策略。
“我明白了。”陈远雄点头道,并接着说,“昨天杜林祥叫人和老师的秘书联系过。得知咱们今天回国,他也正从河州赶来北京。”
三人的烟瘾都不小,一会儿工夫就让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庄智奇弹了弹烟灰:“昨天赖敬东打来电话时,我就在车上。赖敬东的提醒不无道理,如何封住媒体的口,正是上市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杜林祥说:“请赖总指教。”
赖敬东说:“杜林祥要谈什么,不必见面我已经一清二楚。再说了,既然当初他使出那种下三滥的招数,如今咱们也没必要讲究什么待客之道。故意失信一回,让他的热脸贴贴冷屁股。”
赖敬东说:“这种时候,要特别留意媒体动向。许多公司为了上市努力数载,却因为媒体的一篇负面报道功败垂成。半年前就有一家企业,第二天就能挂牌上市,公司在北京的君悦酒店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结果前一天,一家媒体突然推出四个整版的负面报道,直指该企业涉嫌财务造假。企业负责人当晚被叫去问话,第二天上市暂停。庆功宴只得取消,据说还倒赔了酒店违约金。”
陈远雄更加疑惑:“那您为何不见杜林祥?况且昨天在电话里,您还让秘书和他约好了时间。”
杜林祥皱起眉头:“赖总提醒得对,我一定注意。”
赖敬东不再说话,隔了一阵子,他又低头瞅了瞅机窗外。白雪皑皑的景象不复存在,大地上隐约有一片片绿色。对这条航线极为熟悉的赖敬东知道,客机已飞越北极与西伯利亚,此刻正翱翔在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之上。再有两个多小时,首都机场就要到了。
赖敬东大手一挥:“没什么可怕的!我看走眼过杜林祥一次,但绝不会看走眼第二次。比起真金白银,杜林祥更在乎对纬通的掌控权。徐浩成注资入股,不是他杜林祥的筹码,而是我们的筹码。杜林祥心里明镜似的,要制衡徐浩成,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除了咱们,我还想不出他能找谁。”
三天后的深夜,杜林祥一行也来到首都机场,从这里出发踏上飞返河州的航程。在北京待了整整两天,与陈远雄长谈过三次,但台江资本的实际控制人赖敬东,却始终没有现身。
陈远雄轻声道:“那时的杜林祥可是等米下锅,没有咱们的钱,他就寸步难行。如今徐浩成已经注资,纬通的低价促销又回笼了大笔资金。咱们还按以前的条件,我怕杜林祥……”
尽管没见到赖敬东,杜林祥依旧觉得不虚此行。自己想要谈的,与陈远雄都已经谈好。
“不!”赖敬东摇头道,“我是个生意人,在乎的是利益。纬通上市在即,重新成为这家企业的股东,收益远远大于仅当个债权人。”
赖敬东微笑着:“我就是顺便提一下,相信以杜总的本事,是不会出现任何状况的。咱们毕竟又重新合作了,确保纬通顺利上市,符合彼此的利益。”
陈远雄有些不解:“老师打算拒绝他?”
以赖敬东的江湖阅历,此时打来这通电话,当然不会只是“顺便提一下”。从北京回河州的飞机上,杜林祥一直在掂量赖敬东的话。
“来就来吧,反正我不见他。”赖敬东说。
赖敬东坐直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具体条件还和第一次投资时一模一样,我们不会做任何让步。”
陈远雄的态度十分坚决,双方要重新合作可以,一切就按原先的条件办。杜林祥当然清楚,陈远雄表达的,其实是赖敬东的立场。几经权衡,杜林祥答应了陈远雄的要求。在他看来,引入实力人物在未来彼此制衡,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其他的小利,弃之亦不可惜。
陈远雄终于明白,赖敬东还对上回被杜林祥玩弄的事耿耿于怀。这一次既要收下人家送来的里子,又要挣回自家面子。陈远雄说:“我和他谈没问题,关键是具体条件怎么把握?”
晚上陈远雄做东,庆祝双方再度联手。宴会结束后,陈远雄亲自驾车送杜林祥一行奔赴机场。在高速路上,隐身数日的赖敬东终于主动给杜林祥打来电话。开头自然是通客气话,诸如感谢杜林祥从云南送来的茶叶,这次身体有恙未能作陪之类。接下来,赖敬东说道:“按照纬通的发展势头,重启上市指日可待了。越是形势大好,越不能掉以轻心。”
赖敬东又说:“到时告诉杜林祥,我年纪大了,旅途劳顿之后需要休养,不便见客。你是台江资本的总裁,有什么事,全权代表我和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