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舵手:掌舵是一门艺术 > 第一章 暗流汹涌

第一章 暗流汹涌(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杜林祥暗自揣度,徐万里挽留谢奇峰,恐怕既是请教摄影技术,也是展现一种姿态——人家还不想与你杜林祥闭门畅叙!

杜林祥答道:“前几天去了趟云南。”

当然,并不是每位地方官员都能享受住进军队大院的待遇。据杜林祥所知,在冠盖云集的省会城市河州,住在军队大院里的地方领导,仅有省委书记贺之军与河州市委书记徐万里两人。

“云南是个好地方。”谢奇峰这时插话,“半年前我还去过那里,拍了好多照片。”

而徐万里如今居住的小院,只有三个邻居,分别是河州警备区的司令员、政委以及省军区的一位副司令员。这样的环境,比起桂溪苑自然清静得多。譬如今日杜林祥的拜访,就用不着“换个车牌”。

“什么时候把照片给我看一下。谢老师拍自然风光可是高手。”提起摄影,徐万里似乎兴趣盎然。接下来,徐万里与谢奇峰兴致勃勃地探讨起有关摄影的专业问题。坐在一旁的杜林祥,简直如堕五里雾中。

“我当什么事。”徐万里挥了挥手,“纬通是河州的重点企业,支持你们的发展,身为市委书记责无旁贷。用不着感谢!”

杜林祥一脸憨厚地答道:“上次徐书记来企业视察,我提出希望能享受一些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徐书记当场拍板,叫下面的部门落实。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我就想趁着假期,当面来感谢您。”

“在徐书记眼里的小事,对于我们企业却是天大的喜事。说真的,徐书记能来河州,不仅是纬通之福,更是所有河州老百姓的福气。”杜林祥的一大本事,就是能用无比真诚的神情,说出这种令人舒坦的话。

就在杜林祥与谢奇峰握手时,徐万里已坐回沙发上,他跷起二郎腿,慢悠悠地说:“杜总,国庆长假这几天,你一连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说是有事来找我。究竟什么事啊?”

徐万里面无表情:“言重了。”

人一多,各种不方便的事情就出现了。一名下面的市委书记曾告诉杜林祥,去桂溪苑里拜见领导,必须得换个车牌,为啥呢?“你去这个领导家里,其他领导就会想,他怎么不来我家?你去现任领导家里,退下来的领导瞅见了又会想,这小子真是势利,对我们这些老家伙不闻不问。”

转眼就十点过了,徐万里的谈兴依旧很浓。他还把书桌上的相机拿到手里,一边把玩一边向谢奇峰请教。

20世纪90年代,桂溪苑兴建时只有二十多栋别墅。然而那些陆续退下来的领导,有许多并未搬走。为了让新来的领导住有所居,桂溪苑不得不一次次扩建。如今的桂溪苑,已居住有五十多户人。

谢奇峰并非不懂事的人。他当然清楚,杜林祥这样的大老板专程拜见市委书记,不会只是说声“谢谢”那般简单。谢奇峰几次说要先离开,却被徐万里挽留下来。

杜林祥还是第一次走进警备区大院,不过桂溪苑他却去过多次。两相比较,警备区大院的环境,的确要清幽许多。

“小赵,去给杜总沏茶。”徐万里吩咐自己秘书,接着又说道,“你们还不认识吧?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纬通集团的杜总,咱们河州有名的企业家。这位谢奇峰老师,原来是中央媒体驻洪西记者站的摄影部主任。他可是位摄影大家,退休这么多年了,还是背着相机满世界转悠。”

“国庆假期,徐书记没有出去度假?”杜林祥故意岔开话题,因为谢奇峰在场,有些话不好说出来。杜林祥盘算着先东拉西扯一阵,等谢奇峰离开后,再来切入主题。

二楼的书房里,徐万里正与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在书桌前交谈,桌上摆放着四款型号各异的相机。见有客人到来,徐万里不再摆弄相机,转过身来与杜林祥打招呼。

徐万里摇着头:“我都多少年没过节假日了。如今来河州工作,更没有时间了。杜总这几天出去没有?”

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地方党委一把手都会兼任所在地军区的党委第一书记。贺之军与徐万里就分别兼任着省军区与河州警备区的党委第一书记。正因为此,贺之军能住进省军区大院的将军楼,同为正省级的省长姜菊人,就只能待在桂溪苑里。吕有顺在河州担任市长时,来警备区大院找市委书记陶定国汇报工作,还被不认识他的卫兵拦过一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