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世界经济学界的“中国之问”(第2 / 3页)
落座后,杜林祥还想着怎么把话题引到生态城上,没料到徐万里倒开门见山:“林祥,你来找我,是为了生态城的事吧?”
“对。”徐万里说,“集团公司旗下,有一家叫作信丰制药的上市企业。不过上市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连续数年亏损,再没有改观,就会面临退市的风险。”
徐万里抿了一口茶:“这份方案的立足点,就是纬通集团获得河州生态城的开发主导权。我直言不讳地说,毫无可能。生态城的开发,绝不能由一家企业来主导。我的意思很清楚,必须同时引入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开发,相互促进。”
杜林祥点燃香烟,只听徐万里继续说:“信丰集团目前的境况的确不佳,但你如果愿意收购,政府会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另外,在生态城的开发方面,纬通集团也会得到理所应当的关照。”
徐万里口中的“华明”,就是新任河州市市长曲华明。曲华明是位女同志,长期在省财政厅工作。她读大学时就是校花,在洪西官场更是出了名的大美女,如今快五十岁的年纪,依旧风韵犹存。可惜河州市委班子相较于过去,徐万里比陶定国霸道得多,曲华明的才干又远不及吕有顺。在徐万里这位霸王手下工作,曲华明几乎从搭档变成部下。
杜林祥终于明白了徐万里的用意,他苦笑着:“徐书记,您的胃口当真不小啊!”
徐万里拿过材料瞟了一眼:“这份资料你们给市政府办公厅递过一份,他们已经转给我了。华明还在上面做了批示,让相关部门好生研究。后来我给华明打了电话,这份方案没什么好研究的,有空干点其他事,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这句话点到了纬通的罩门,杜林祥一时语塞。徐万里继续说:“生态城的定位,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中心、科技中心。这里将来要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端人才、高级知识分子来居住。纬通的强项,在于运作那些面向普通市民阶层的中档楼盘。两者之间的定位,存在偏差啊。”
“就这条?”杜林祥问道。
徐万里笑了笑:“要说企业规模、销售额,纬通的确远超顺龙。但那只能唬住外行!林祥,论起盈利水平与运作高端楼盘的能力,你自问比万顺龙如何?”
“当然。”徐万里抖了抖衣袖,“难不成你以为,我个人还想从你那里捞什么好处!”
“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杜林祥有些急了,“纬通不仅是河州本土企业,更是堂堂上市公司。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并不比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差。在河州本地,纬通的规模早已是房地产界的翘楚。像生态城这样的项目,没理由把我们排除在外。”
徐万里把后背靠在沙发上:“你不会真以为,靠点茶叶、相机,就能打发我吧?”
杜林祥点头道:“不瞒徐书记,正是为这事。”杜林祥从皮包里掏出一份材料,“徐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河州生态城的规划后,我们深受鼓舞。企业专门委托上海、香港的设计机构,制订出详细的开发方案。纬通集团希望为生态城的开发,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啊。”
杜林祥嘿嘿一笑,心中却在叫苦:徐万里啊徐万里,老子当然清楚,茶叶、相机还不够塞你的牙缝。可就算你明目张胆要我个几千万,也比现在强啊!真为政府接下这个包袱,花费的可不是几千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徐万里对杜林祥的称呼,从“杜总”变成了“林祥”。杜林祥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杜林祥问:“信丰集团还是一家上市公司?”
杜林祥已惊呆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徐万里抿了一口香醇的普洱茶:“信丰集团是河州的老国企,也是河州的老大难问题。上周我去企业调研,知道他们已经是严重的资不抵债,员工三个月发不出工资。”
徐万里跷起二郎腿:“哪些企业能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后面会有招标程序。不过在我个人的初步构想中,纬通并不在考虑之列。从目前的接触过程来看,我看好的企业有三家,前两家都是北京、上海的大公司,另外一家河州本土企业,就是顺龙集团。”
徐万里继续说:“工人们已经闹过一次,把企业负责人以及政府派去的副市长都给揍了一顿。我紧急调动武警,才把局面弹压住。这不是长久之计啊!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必须引入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信丰集团。”
进门就被泼了盆凉水,杜林祥不免沮丧。从徐万里的语气中他也听出来,纬通指望一家吃下这个蛋糕已无可能。杜林祥退而求其次:“徐书记的想法的确有道理。河州生态城的开发是大事,交给一家企业来做,未免冒失。如果是合作开发,纬通很愿意参与其中。”
徐万里从抽屉里取出一包熊猫香烟,掏出烟来递给杜林祥:“我知道你烟瘾大,也不用憋着。我不抽烟,却也不反感别人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