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舵手:掌舵是一门艺术 > 5 与其花钱请枪手,不如把人当枪使

5 与其花钱请枪手,不如把人当枪使(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袁凯新注册了一个邮箱,接着又模仿矿工的口气,写了一封语焉不详甚至充满错别字的举报信。袁凯以一个矿工的身份告诉楚天舒,在宁古县的一座矿山,老板为富不仁,把矿工当牛马一样对待。从今年以来,矿上连续拖欠工资。工人们气不过,去找矿长理论,矿长却调来保安队,对矿工们大打出手。争斗之中,矿工们一时失手打死了矿长。如今,矿上人心惶惶,唯恐在当地背景深厚的老板会派人来报复。

刚才下车的酒店,并不是袁凯下榻的地方。多年的记者生涯,把袁凯锻炼得像名特工。他知道,在这种小县城里,七大姑八大姨的,谁都可能有个什么拐弯抹角的亲戚。比方今天去探访的村民和开黑车的司机,没准就是熟人。再加上一番机缘巧合,自己就有暴露的风险。

举报信的最后,袁凯写道:“我只是一名普通矿工,出于义愤才向楚记者倾诉。但我也是普通人,生怕遭遇报复,所以不能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这件事在宁古闹得很大,你如果来当地采访,一问就会清楚。”

黑车在县城的一座酒店前停了下来。袁凯付了钱,走到酒店大堂,悠闲地抽起烟。几分钟后,他又掐灭烟头,到酒店对面的洗脚城里做了一个全身按摩。

袁凯心里清楚,楚天舒固然单纯良善,但毕竟是做记者的人,不会没有一点提防之心。如果一上来就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楚天舒难免会怀疑有人要拿自己当枪使。这样半遮半掩,既打消了楚天舒的怀疑,又能激发出记者天生的好奇心。

如获至宝的袁凯,立刻回到宾馆,冒充起记者,挨个给矿工拨打手机。一番努力下来,真有几名矿工相信了袁凯的记者身份,并同意趁着周末外出购物的机会,与袁凯见上一面,详细介绍打死矿长当天的情况。

经过几天探访,袁凯终于在宁古汽车站外找到一个肯提供帮助的招工中介。仅仅一条两百块钱的香烟,这名中介就把几百名矿工的手机号码告诉了袁凯。

接下来几天,袁凯终于把打死矿长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他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些料喂给记者?

顺着这个思路,袁凯想到,在矿山里当矿工的,大概也以外地人居多。在宁古这种地方,应当也有许多招工中介。今晚好好休整一下,明天顺着这条线索再去试试。

袁凯起初想过,自己操刀写一篇十分详尽的报道,再花钱请两个枪手过来,把文章署上他们的名字,直接在媒体发表。可仔细一琢磨又觉不妥。为了钱能当枪手的人,也能为了钱掉转枪口。文章见报后,张贵明只要肯下一番功夫,就能发现隐藏在枪手背后的那双手。而自己一旦暴露,杜林祥的苦心也就白费了。

回宁古县城的车上,袁凯整理了一下思绪。出了打死人的事,矿山加强一下警戒,切断矿山内外的联系,在情理之中。周围村庄的村民,大都拿过矿山发的补偿金,从情感上更倾向张贵明一方,自然不会多说什么。看来,要调查清楚事件的原委,还得另辟蹊径才行。

果不其然,楚天舒一连给他回了数封邮件,追问具体的联系方式,并承诺一定给爆料者保密。

袁凯想起了数年前去珠三角采访一家工厂罢工的事。当时工厂也封闭了厂区,记者根本进不去,也联系不上工人。在当地瞎转时,袁凯偶然间瞧见街上到处是招工中介的店铺。来珠三角打工的全部是外地人,都得通过招工中介才能进入工厂。袁凯灵机一动,能否从中介这里挖出厂区内工人的联系方式?一试之后,果然大获成功。袁凯顺藤摸瓜,采写出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报道。

这时,袁凯想到了如今供职于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楚天舒。袁凯与楚天舒谈不上多熟,仅在北京见过几面。在媒体圈美女凋零的时代,楚天舒的模样还算俊俏。更难得的是,这个小师妹大学毕业不久,与当年的袁凯一样,既急于成名,又满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书生情怀。

眼看第一天扑了空,袁凯并不气馁。过去当记者去各地采访,比这更难采访的事多了去了,最后不一样大功告成?

楚天舒比起圈子内的老油条要单纯得多,还没有被这个物欲横流的大染缸影响太深。而这样的人,恰恰是袁凯心中的理想人选。

所以,一大早出门时,袁凯先打车来到另外一家酒店,休息一会儿后,再走出酒店租下一辆黑车。办完事情,车子直接把自己送回这家酒店。接下来去洗脚城转悠一圈,再绕回真正居住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