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庄智奇讲起了清朝康熙年间有关《百官行述》的典故(第3 / 3页)
在酒店的餐厅里,杜林祥见到了笑容满面的张贵明。两人热情地握手,殷勤地问候着对方。
杜林祥问道:“什么好消息?”
关于矿山的前世今生,杜林祥在香港时曾听徐浩成说过。今日张贵明的描述,与徐浩成所说基本吻合。尤其关于柳林这个人,张贵明与徐浩成的说法几乎一模一样。
张贵明说:“一点小事,都处理好了。”接着他又咧开嘴笑起来,“俺这人吧,命还真好!昨天处理了一堆烦心事,今天就有人把天大的好消息送上门。”
从张贵明的办公室交谈到共进午餐,然后再回到办公室,两人待了整整一天,聊了矿山的诸多细节。下午五点过,杜林祥主动告辞:“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我这会儿就动身,到了省城后,坐最晚的一班火车,争取今晚赶到北京。接下来两天是周末,正好和吕市长聊聊矿山的事。”
杜林祥当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事?都搞定了吧?”
这种高利贷崩盘的事情,在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考虑到梅河当地发达的经济,损失估计也会特别惨重。看着桌上丰盛的早餐,杜林祥放下筷子,缓缓说道:“老张,兄弟多一句嘴。投资公司这买卖,可是一损俱损。你既然自己也开投资公司,那就不能掉以轻心啊!”
早餐结束时已是上午十点过,两人又来到张贵明的办公室继续交谈。杜林祥问道:“这座矿山,一开始是怎么个情况?徐浩成为什么后来成为矿山的股东?”
“你有所不知。”张贵明有些眉飞色舞,“说起梅河的投资公司,老子才是开山鼻祖。后来冒出来一大批人,都是来抢俺的生意。就说这次失踪的两个人吧,一个号称‘王行长’,整日牛哄哄的。不过俺清楚得很,她就是一退休老太太,过去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另一个是温州人,才三十出头。他的投资公司,最疯狂的时候承诺年回报率百分之六十。就这两个王八蛋,起码在梅河卷走了几个亿的资金。”
张贵明说:“一开始,就是俺和另一个老乡经营这座矿山。后来,这个老乡出了状况,跑去香港。徐浩成出手保护了他,也把他手里的股份买了过来。”
“老张,人家的投资公司垮了,你高兴个啥?”杜林祥问。
“好,等着你的好消息!”张贵明起身相送。
落座后,张贵明说:“昨天去处理了一些急事,没能陪你,失礼了。”
从梅河到省城的路上,杜林祥打了一会儿盹。睁开眼时,夜幕笼罩大地,周围黑漆漆一片。他掏出手机一瞅,里面有一条刚收到的短信:“我已到宁古。”发件人是袁凯。
张贵明的神情,倒让杜林祥颇为意外。矿山才出大事,张贵明跑前跑后忙活了一整天,不说焦头烂额,起码得有些疲惫吧,可张贵明的笑容却异常灿烂!这样的笑容,绝不是强撑出来的,倒像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自然流露。
杜林祥会心一笑。从今天与张贵明接触的情况来看,一切还算顺利。他期待着袁凯能尽快传来好消息,为自己的计划再添一把火!
杜林祥打破砂锅问到底:“你的老乡叫什么?他为什么跑去香港?”接着,他又解释说,“我要去跟吕有顺介绍矿山的具体情况,总得详尽一点。”
张贵明继续说:“就在昨晚,梅河两家号称规模最大的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失踪。俺估摸着,九成的投资公司这次都得倒闭。”
张贵明说:“那个老乡叫柳林。他原来是一座国营矿山的董事长,后来企业改制,矿山被他自个买了下来。没过多久,冒出来几十个老干部联名举报他,说改制过程有猫腻,国有资产被贱卖。另外,柳林的私生活也出了问题,他的大老婆从外地雇了一个杀手,把他最喜欢的一个小情人捅死了。”
张贵明说:“你来梅河的路上估计也看到了,县城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投资理财公司。什么狗屁投资公司,就他娘一伙骗子。一面许以高利,忽悠人存钱进去,一面对外放高利贷。”
张贵明接着说:“柳林见风头不对,直接跑去了香港。不知怎么的,他在香港结识了徐浩成,徐浩成出手拉了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