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深时之旅 > 时间之蓝 (格陵兰,库鲁苏克)

时间之蓝 (格陵兰,库鲁苏克)(第2 / 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马尔瓦尼带我去参观冷库。我们打开一扇沉重的门,里面挂着一些厚厚的塑料条,走过去像是穿过了一个肉店。

我想起在雷克雅未克听到的一个笑话,问:“在冰岛的森林里,怎么才能找到离开的路?”答:“站起来。”

冷库中致命般的冷,像刀切入皮下般的冷,针刺入眼里般的冷。我钢笔里的墨水在一分钟之内就结成了冰。马尔瓦尼并不在意似的只穿了件衬衫,还卷着袖子。而我穿着三层衣服,仍担心自己还能在这儿活多久。

我们在森林的顶部搭起了帐篷,成了“树冠栖居者”。

他递给我另一个东西,是个小小的透明塑料瓶。我举到灯光下,那里面有一小撮金黄色的沙子。

那天晚上,此行中的第一道北极光现身了。一条幽绿色的纱巾在空中飘动。群山向太空发射出一道道翠绿色的探照光。

“在伯克纳岛碰到岩床前,我们取出的最后一块冰芯中的沙砾,是底层沉积物。如果用放大镜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圆形的颗粒:它们是风积沙,具体来说是风蚀性石英碎片,直径约为零点二毫米,表面平整且有磨砂感。”

冰在入海口,冰在天空中,冰在海湾里,冰在我们头顶的空气中。我们听着冰川的声音,睡在它昔日的地盘。

“拿给任何一个地质学家看,都会告诉你,这些沙砾是在类似沙漠的条件下形成的,被风吹成了圆圆的形状。由此可知,如今冰层下一千米处,曾经是一片类似撒哈拉沙漠的地方。”

他把其中一样放进我的掌心。是个个头不大,却沉甸甸的灰色尖齿。我认出这是取芯钻头的钢齿。齿刃变了形,就像撞击后的子弹。

“我可能看起来像个放松的人。”他说话时语速也很快,“但我不是,完全不是。”

“这是碰到了南极洲岩床的钢齿之一,”马尔瓦尼自豪地说,“就在伯克纳岛地下九百五十米的地方。”

马尔瓦尼在南极工作了十个勘测季,在格陵兰岛工作了五季。在野外时,他会蓄起大胡子,回到办公室再把胡子剃得一干二净。他用力地握了握我的手,健步如飞地带着我穿过研究所的走廊。

它现在看起来除了涂黄油,别无用处。

“幻日!”海伦喊道。她微笑着指向天空。太阳上方有一道闪闪发光的“彩虹”,虹身的弧线恰好与太阳自身的弧线相对。

“真漂亮,”我说,“来自世界底部的沙漠钻石。”

巨大的冰山缓慢地穿越海湾,似一艘受损的德国潜艇,似一艘游轮,似《大富翁》游戏中的苏格兰犬,浑身洁白而干净,在夜航途中一顿一顿地前行。

“看得出你不是个科学家。”他说。

时不时传来低沉的隆隆声,柔和而有力,仿佛直接推向耳膜,在身体里共振。这是冰川崩解的声音,声源就在四下的山中,一块冰板从阿普西亚吉克表面冲入水中的动静。声音是一种撞击,经过空气,穿过耳朵,落在大脑和血液中,再传送到灵魂……<a id="noteBack_180" href="#note_180">[10]</a>

造访格陵兰岛的前一周,我来到剑桥郊外的英国南极调查研究所,拜访科学家罗伯特·马尔瓦尼(Robert Mulvaney)。他是冰芯研究、古气候学和冰川学方面的专家,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研究冰下世界:通过阅读冰的记忆,了解过去的气候和环境,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

“撞到岩床会让冰芯科学家大喊哈利路亚吗?”我问,“就像石油大亨开采出了油?”

≒≒

“对啊!没有比那更好的了。来,再看看这个。”

我们仰面躺在寒冷而漆黑的空气中,静静地观看这场演出,目瞪口呆,满心震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