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深时之旅 > 暗物质 (约克郡,伯毕)

暗物质 (约克郡,伯毕)(第1 / 7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几个月后,一个名叫约翰·安德森的人缘很好的矿工,在一次瓦斯爆炸中身亡。

我想起美国南达科他州黑山的风洞系统,那是印第安苏族拉科塔部落的圣地,那附近废弃金矿的地下深处,还有美国暗物质探测实验室。风洞在地底延伸了一百三十多英里,从洞口到风洞深处,空气不断涌入,或者说被某种力量吸进来,风力足以将帽子从头上刮落。在拉科塔族人的创世传说里,人类最初是从风洞来到地面的,地上世界的色彩和空间令他们惊诧万分。

“钾矿相对更脆弱,容易断裂,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会在那儿开路。而岩盐只会慢慢沉陷,不会断裂,要安全得多。”尼尔说。

我问他:“现在人们知道,每一秒都有一百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心脏,这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吗?它会改变你对物质的理解,还有你对真正重要的东西的看法吗?我们在世界的各个表面踏出的每一步,都没掉落下去;每次触摸什么东西,也从没有穿过它,这些会让你觉得奇怪吗?”

砰!滴——!

“我愿意相信的神性,不可能通过任何我们认为是‘证据’的东西来展现自己。”他指了指显示器上的读数,接着说,“如果有神,我们是不可能找到它的。如果我发现了某个关于神的证据,我会立刻产生怀疑,因为真正的神一定更聪明,不会留下把柄。”

“这些主巷道大约可以再撑两年才完全沉陷。我们用木架做支撑。木头会被逐渐压弯而不至于突然折断,比钢好,更安全。不过,也会有没开采完就塌陷的情况。只好随它去了。”

那天返程时,尼尔把车开得仿佛正在参加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一辆破得连门都没了的福特“全顺”商用车,行驶在一座绵延六百多英里的迷宫般的地下荒漠中。还有几周尼尔就要退休了,但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

车开得飞快,越过坡道时,车身仿佛被抬了起来。车子驶过,地道里扬起云雾般的尘土。遇到弯道,尼尔也不减速,反而大声鸣笛,滴——!他非常在意矿场安全,但也是个充满趣味的人。我很喜欢他。

“不过,最让人惊奇的依然是,我竟能够像现在这样握住爱人的手。”

我左手钩住车顶的把手,右手撑在仪表板上,身体前倾,始终紧咬牙关,不然牙齿会一直打战。

他再次沉默。这样的思考对他来说并不难,他早已想过许多遍。只不过,对每一个措辞他都非常谨慎。

尼尔有个令我很紧张的习惯,他说话时总想转过头来看我,一只手扶着方向盘,并不留心路况。有时他只用掌心操控方向盘,就像在打磨汽车的仪表板,上蜡,除蜡。“这儿不像煤矿,在煤矿里,你得时刻小心空气中的煤尘会不会引起爆炸。”他说,“这里的盐尘反而像干粉灭火剂,安全得多。”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克里斯托弗说,“遇到物理学后,我一度丧失了信仰,如今它又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重生了。的确,就试图发现的对象和已有的相关知识而言,我们这些研究暗物质的人相比其他科学家,所掌握的证据要少得多。至于上帝,如果真有那样一种神性的存在,它一定完全超出了科学探究和人类想象的范畴。”

“上次出现伤亡还是二〇〇〇年前后,开采工作面发生了低速爆炸,五百吨岩石从新挖的矿道滑落,下方的机器受力后退,压死了一个人。近十年来这下面就再没有人死亡了。”

我对克里斯托弗说:“我的感觉是,寻找暗物质催生出了各种复杂而精妙的猜想,由此诞生的实验室就像礼拜场所,组成一个网络,一切都是为了探寻这种极擅隐藏自己的宇宙隐秘物质。这更像是某种宗教,而不是科学。”

他再次陷入沉默。显然,他的思绪已经飞出了这小小的岩洞,甚至超出了已知的宇宙。

“实验室所在的主巷道和生产区域之间,除了换班时刻几乎不会有人,”尼尔说,“如果有人朝我们走来,应该很远就能看到他们的灯光。”

“周末,如果天气好,我会和妻子出去散步。沿着附近的峭壁漫步时,我会想,我们的身体其实是张网眼很大的网,脚下的峭壁也是网。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我们突然发现自己正走在水面或云层之上。有时我还会想,如果我对此一无所知,又会是什么样呢?”克里斯托弗说。

岩盐中辟出的这条巷道,有多条坡道向上通往钾矿层。两侧的墙壁像冰块一样闪着微光。我们在纯盐中行驶。巷道是标准制式——三点八米高,八米宽。巷道顶部间隔设置了等人高的承重栓加固,以延缓塌陷。

克里斯托弗点了点头。他在思考。他的屏保图片变成了中国桂林黄昏时分的喀斯特峰林,因背光而露出剪影,这种照片在各类图片分享平台上非常受欢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