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 / 26页)
格兰特发现这只迅猛龙的骨骼化石也是向一侧扭曲,以至于它的右腿和右脚抬得比脊椎骨还高。
“我不懂,”格兰特边翻着这些文件边说,“这些都是建筑蓝图嘛。”他重新翻至第一页。
“看起来是有点扭曲了。”一位小伙子说,“我觉得这不是电脑的问题。”
约翰
然而这些都还没有成为事实。这部在大学实验室中表现得无可挑剔的设备到了工作现场后即显得十分娇弱,很不稳定。
景观设计:伦敦谢伯顿·罗杰斯公司、A.足木贺、H.金泽家安。
“还要多久?”格兰特问。
工程设计:主体结构:波士顿哈洛-惠特尼-菲尔兹公司;机械:大阪A.T.三川公司。
“已经出来了,格兰特。还不错。”
“听着,”格兰特说,“我要赶一班飞机。我希望在我走之前,这些化石能得到妥善保护。”
“也许事出有因吧。”爱丽说。
一旦开始挖掘一块化石,就得继续干下去,否则就很可能会失去它。来此参观访问的人以为这种风化崎岖的地貌是不变的,其实不然,它仍在风化着,确确实实在你眼前发生变化。每天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见石块从风化的山坡上骨碌滚下来。这里随时都有下暴雨的可能,而且即使是下一场阵雨,也有可能冲走一些像豆腐渣般一碰就碎的脆弱化石。所以在格兰特回来之前,必须对这个已经被部分挖掘出来的骨骼化石加以保护,否则它就有难以保存的危险。
“我看真有点草木皆兵的味道。”格兰特说。
保护化石的一般做法是:在挖掘现场盖上一块防水布,在四周开挖排水沟以控制雨水的渗透与冲刷。问题是迅猛龙化石四周的排水沟应该开在什么地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正在运用电脑辅助声波X光断层照相术,或称为CAST。这是一项新技术,由“巨人”起震器向地下发射一枚软铅弹以产生冲击波,电脑将冲击波记录下来,然后组合成一种山坡X光图像。夏天他们一直运用这种技术,并获得了多项成果。
建筑设计:纽约道宁墨菲联营公司。总设计师:理查·墨菲;高级设计师:西奥多·陈;管理人员:谢尔顿·詹姆斯。
格兰特走过去看着电脑显示屏。他看见了以鲜明的黄绿色勾勒出的一个完整骨骼架构。它的确是一只幼年迅猛龙。迅猛龙的明显特征是单趾爪,成年迅猛龙的弯趾可达6英寸长,是它用来撕开猎物的锐利武器。而这只幼龙的足趾看起来顶多只有玫瑰花的刺那么大,在荧光屏上几乎看不见。迅猛龙是一种体型不大的恐龙,骨骼就像小鸟的一样细小,很可能也有和小鸟同等的智力。
委托人:加州帕洛阿尔托国际遗传技术公司。
屏幕上的骨骼很完整,只不过它的头和脖子是向后朝尾部弯曲的。这种脖子弯曲的现象在化石中十分常见。有些科学家提出一种说法,认为恐龙之所以绝迹,是因为它们所吃的植物中含有大量有毒生物碱的缘故。脖子向后扭曲的现象被认为是它们临死前的痛苦症状。然而格兰特却以事实证明许多鸟类和爬虫类死后颈部韧带都是向尾部收缩的,这就出现了头向后弯曲的特殊现象。格兰特的说法使那些人的见解再也不能成立。这种现象与死因无关,而是由于动物尸体被太阳晒干所致。
游客中心/努布拉岛休闲度假区
格兰特翻到蓝图部分。那上面都盖着“工业机密,不得翻印”和“机密研究,成果不得散发”的戳印。每一项都编了号码,上方都有如下字样:“这些设计蓝图系国际遗传技术公司的科研机密。你必须签署过112/4A号文件,否则将受到起诉。”
起震器离他们有20英尺。那是一部有轮子的银灰色庞大箱式装置,上面插着一把太阳伞,看起来像卖冰激凌小贩的手推售货车,放在那里跟整个崎岖的地貌极不相称。两名年轻的操作人员正准备装进另一枚铅弹。
电脑控制:马萨诸塞州集成电脑系统公司。工程管理:丹尼斯·赖德里。
到目前为止,电脑辅助声波X光断层照相术的作用只能探测化石的分布范围,并帮助格兰特的小组提高挖掘效率。但组里的年轻人都说,再过几年它就能产生非常详细的图像,到那时,挖掘工作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你可以得到完美的骨骼图像,而且是立体的。这项技术将开创一个考古不必挖掘的新时代。
电气设计:东京N.V.小林公司;高级顾问:A.R.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