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世界(第3 / 8页)
“你没有变成蝴蝶,蝴蝶也没有变成你。”
那短暂而美丽的一生仿佛电影般在阿飞的脑子里回放。他甚至能够回想起从卵中挣扎出来,拥有知觉的那一刹那,空气就像拥有魔法的甘泉,让它在一瞬间充满力量;还有那破茧而出的阵痛,清晰而明确;最后是花丛中婆娑的舞蹈,优美的韵律。阿飞伸出手,比拟成蝴蝶翅膀的模样,手势上下起伏,正像一只翩然的蝴蝶。
“你就是那蝴蝶,蝴蝶就是你。”
是的,这是答案。阿飞不再是那个阿飞,至少,他曾经是一只蝴蝶,不管这是超脑的恶作剧还是江小王的阴谋,他都承认这个事实。阿飞抬眼望着江小王。
阿飞咽下一口唾沫。
根据精神病专家的意见,这些人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分裂。智商越高的人,精神分裂的程度越严重,自杀倾向也更明显。同时有几个人格活跃在脑子里,各种各样的记忆,不同的人生充斥他们的大脑,他们已经不知道究竟身在何处,两个世界甚至更多的世界让他们彻底迷失。他们已经无法再正常生活,除非进行强制性精神治疗,把某一个人格彻底封闭起来。这种做法和杀死他的一半没有区别,而且,虚拟世界中得到的人格更容易被强化,因为它对头脑的生化反应提供了更强的刺激。
人们不能分清虚拟和现实。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虚拟世界。
阿飞的脑子里形成一幅图景,无数的人接入系统,他们不吃不喝,完全忘掉身体仍旧存在,几天之后,身体开始枯萎,死亡,然而这些人浑然不觉。再几天之后,身体变成了尸体,就像花朵凋谢,从系统中脱离出来,腐朽。
他们在杀人!强烈的情绪让阿飞猛然站起来,把头盔扯掉。
感觉棒极了。他睁开眼睛,江小王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正看着他,“你对洪荒世界已经有了更深的感受。”
是的,阿飞有了更深的感受。几个瞬间的海量信息比他前半生所有的知识积累还要深广。将近九成的人会把一半以上的清醒时间花在洪荒世界里,剩下的一半清醒时间则无时无刻不盼望着重新回到那个世界中去。更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需要工作,祖上留下的财富足够支付七八辈子的开销,他们便把整个生命都投入到洪荒世界中,从不断线。洪流已经形成,所经之处,什么都不会剩下。一年多前,阿飞写过一个报道,专门讲述洪荒世界给这个世界带来些什么,他发现自己居然有着预言家的潜质,因为这文章和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几乎契合到无缝的程度。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这虚拟的世界,几乎攫取了将近一半的人类劳动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生活在洪荒世界中。很难想象,当这种倾向成为主流,以不可逆转的势头向前发展,我们的未来世界会是怎么一个模样。笔者尽力想象,然而这主题实在有些庞大,庞大到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一个寒噤之后结论仍是空白。
“每一个读者心中,必然会有一个结论。姑且保留它,留给时间去证明吧。”
江小王的目的显然不是让阿飞印证自己的结论。千头万绪的信息里包含一个实验,它排列在所有信息的前边,享有最高优先权,无论阿飞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只要他稍加注意,这个信息就会跳到意识中。
江小王平静地看着他,“孩子,那只是一个开始。”
庄子是古老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有个梦蝶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天庄子熟睡,做了一个美梦,在梦中,他是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正舞得高兴的时刻,有人推他,把他从梦中惊醒。梦中的情形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庄子略加思考,说了几句话,留下一个关于真实和虚幻的哲学命题:是庄生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生?
阿飞正做着一样的事。他进入了梦境,从一颗卵开始,孵化,变成蠕动的青虫,结茧,在茧中化作蛹,最后破茧而出,化成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他醒过来,眼前坐着江小王。
“是你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你?”
是他变成了蝴蝶。阿飞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答案。现实就在眼前,不容否定。然而,当他仔细回忆那个虚幻的蝴蝶,却是那么真实而不容否定,于是他有些犹豫。
某个科学研究组织挑选了来自全球的一百六十多名死刑犯,免除死刑,要求他们合作,自愿接受比眼下的洪荒世界更强烈的虚拟刺激。
一个死刑犯不接受条件。他被执行了死刑,注射氰化物致死。
三个人接受了过量刺激,脑细胞大量死亡,导致全身系统衰竭死亡。
一个囚犯拒绝醒过来。她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和他度过一生之后,用强烈的死亡意志启动身体崩溃的基因,她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同时死去。这是特殊个例,重新计算后发现概率只有亿分之一。
剩下的人,均死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