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从地球到月球 > 第十九章 大会

第十九章 大会(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回答得非常合乎逻辑和准确,”大炮俱乐部主席总结道。“因此现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所有的天体适于居住吗?’我个人是相信这一点的。”

听众看样子很是喜欢这种推理方式;而米歇尔·阿尔当专心于自己的论题,不顾一切地继续着他的推理;他感觉到人们渴望听他讲下去,于是怀着令人钦佩的镇定继续说道:“朋友们,如果拿海王星到恒星的距离做比较,那么这点距离更算不了什么了;事实上,要估算到这些恒星的距离,我们就不得不进入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计数法世界,其中最小的数目也有九位数,并以十亿为单位。请你们原谅我不厌其烦地讲解这个话题,其实这也很能扣人心弦的。请听我说完之后再做评论!人马座的a星距离我们八万亿法里,织女星五十万亿法里,天狼星五十万亿法里,大角星距离我们五十二万亿法里,北极星一百一十七万亿法里,御夫座a一百七十万亿法里,还有其他的许多距离我们成万亿百万亿千万亿法里的星星呢!而我们刚才却还在讨论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竟然还坚持说这种距离是存在的!错误!大错特错!谬论!你们知道我对这个以光芒四射的太阳为中心、远至海王星的太阳系的看法吗?你们想听听我的理论吗?这其实很简单!在我看来,太阳系是一个均质的固体;组成这个固体的各个行星聚集在一起,互相为邻,一个紧挨着另一个,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很,就像银或铁或铂这一类密度最大的金属分子间的间隙那么小!因此,我有理由肯定,满怀信心地(你们所有人也将坚信)再次强调:“‘距离’只不过是个空洞的字眼,距离根本就不存在!”

“我也是,我对此确信无疑。”米歇尔·阿尔当回应道。

“看样子你们对此还心存疑惑,正直的来宾们,”他面带亲切的微笑接着说,“那好!我们不妨来推理一下。你们知道一辆快速列车抵达月球需要多少时间吗?三百天。不会更多。一段八万六千零四十法里的路程,又算得了什么呢?它甚至还不到绕地球九圈长,任何一个海员和经常外出的旅行者在他们的一生中都走过比这更多的路程。请想一想,我乘炮弹去月球的路上只需九十七个小时!天哪!而你们却总觉得月球离地球很远,认为要冒险去月球非得再三考虑才行!那么假如说要去在十一亿四千七百万法里远的地方绕太阳运行的海王星,你们又会怎么想呢?!就算一公里花费五苏<sup><a id="fhzs1" href="#zhushi1">①</a></sup>,也没有几个人有实力做这样一次旅行!罗思柴男爵本人纵然有十亿家财,也不够支付这样一次旅行的全票,少了一亿四千七百万,他能做的也就是停留在半路上!”

“可是,”在场的一位观众反驳道,“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天体的不可居住性。显然,适用于大部分天体的生命起源原理都得改一改了。就拿行星来说,如果它们上面有人居住的话,那么由于各个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不同,有些行星上的人会被烧死而另外一些行星上的人会被冻死。”

这句对行动发起者表示感激的话语赢得了全体一致的好评。

“巴比康万岁!”演说家谦逊地回应道。

“现在,朋友们,”米歇尔·阿尔当继续说道,“如果你们有些问题要向我提出来的话,你们肯定会难倒我这样一个可怜虫的,但是,我还是会努力回答你们。”

“太好啦!米歇尔·阿尔当万岁!”与会者叫嚷着,即使那些还不十分信服的人也不由得跟着喊道。

直到那时为止,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对讨论态势相当满意。讨论涉及到了一些思辨性的理论,其中米歇尔·阿尔当以其丰富的想像力,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得阻止他把话题偏向实际问题,毫无疑问,这方面他不太善长。巴比康赶紧抢过话题,问他的新朋友是否认为月球或行星上有人居住。

全体与会会员,虽然为这位法国英雄激动万分,不过面对如此大胆的理论还是显得有点目瞪口呆。米歇尔·阿尔当好像看懂了他们的内心。

“可惜我本人不认识这位尊敬的反对者,”米歇尔·阿尔当答道,“否则我就可以尽我所能回答他。他的反对意见很有价值,不过我相信我能够成功地驳倒它,同样,所有关于天体不可居住性的想法也是我们反驳的对象。假如我是物理学家,我就会说,如果靠近太阳的行星运行中产生热能的物质不是很多,那么相反,远离太阳的行星上的热质多一些,那么这个简单易懂的现象就足以平衡热量,使得这些天体上的温度变得可以让我们这样的有机生命物承受。如果我是自然主义者的话,在诸多著名的科学家之后,我就会对他说,地球上,大自然也向我们提供了许多动物在各种不同的生存条件下存活的实例;鱼能在其他动物无法生存的环境里呼吸;两栖动物具有难以解释的双重生存方式;有些海里的生物处于海底深水层,承受着五六十个大气压力却没被压碎;许多水生物,对温度变化一点不敏感,无论在沸腾的泉水中还是在北冰洋的冰原上都能发现它们成群地生活着;最后,我们应该知道大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这些方式往往很难理解,却都效果显著,甚至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假如我是个化学家,我就会对他说说陨石,这些显然是在地球外形成的物质,通过分析显示了无可争议的碳的残迹;这种物质的来源只能归根于有机生物;还有,德兴巴赫的试验表明这必定是‘动物质化’过的物质。最后,如果我是神学家,我会对他说,根据圣保罗的思想,上天的救世观似乎不但应用于地球,而且还适用于所有的宇宙天体。然而,我既不是神学家,也不是化学家,既不是自然主义者,也不是物理学家。我对支配宇宙的这些伟大规律毫无所知,所以我只能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些天体上是否有人居住,正是因为我不知道,我才要去看一看!”

由于动作过于用力加上他的身体猛地往前一冲,他差点儿从搭台上摔下来。不过他重新找到了身体平衡,总算没有跌落下来,否则正好能残酷地证明“距离”并非空洞字眼的论点。然后,循循善诱的演说家接着说下去。“朋友们,”米歇尔·阿尔当说,“我想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如果说我没能说服你们所有的人,那是因为我在讲解时缺乏自信,论据不足,还有我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再次告诉你们,地球和它的卫星之间的距离真的没什么了不起,也不值得一个严谨的人去操心。如果我告诉你们说不久以后我们将建造炮弹专列,人们将很舒适地乘坐这些专列做地球到月球的旅行,这并不是信口开河。届时这些专列不会碰撞也不会震动,人们坐在里面不用担心火车出轨,不用经历什么旅途劳累,就能顺着笔直的航线,很快到达目的地,用你们美国猎人的语言说,就是像‘蜜蜂飞似的’不拐弯。不出二十年,地球上就会有半数人访问过月球!”

“你可问了我一个很大的问题,尊敬的主席,”演讲家微笑着回答,“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普鲁塔克、斯威登伯格、贝尔纳迪安·德·圣皮埃尔等许许多多伟大的智者都做过肯定的回答。假如站在自然哲学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我和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觉得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用的,因此,巴比康老友,我要从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你的问题,我要证明所有的天体是否都适于居住,或已有人居住,或曾经有人居住过或将有人居住。”

“对,是不存在!”马斯顿喊得比谁都带劲,“距离是不存在的!”

“很好!”前几排观众大声赞许道,他们的观点对在他们后面的观众具有法律效应。

“说得好!精彩极了!乌拉!”在演说家有力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话语,以及极其大胆的想法的感染下,整个会议厅齐声喝彩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