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相见(第1 / 17页)
“应该是这样。”何夕点头,“地球上至今仍有些人因为某些生物几千万年来变化甚少而否定达尔文的进化论,多年前一位叫‘哈伦·叶海雅’的人甚至还以此掀起一股反进化论思潮,其实这不过是因为这些生物几千万年来的形态仍然很适应环境罢了。生物进化是因为生存环境带来的选择压力,看来水星球的确是生命的舒适摇篮。”
“很抱歉先生,这是能源应用中必须用到的。”
“我们已经到达坐标位置附近。现在开始下潜。”伴随中央电脑的提醒,穹顶外陡然一暗,片刻之后四周已是一派海底风景。阳光透过海浮萍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道道明亮的光柱。光柱中大片悬浮的巨海藻飘来飘去,宛如无根的森林。
“那热力学三定律呢?”
“渤海星没有同地球类似的鸟类,但是有类似昆虫一样的飞行生物。它们也可以在水面上停留,应该是从水生生物进化而来。这些昆虫也是先行者食物的来源之一,据他们说有一种大飞蝗的后腿烤制后很美味。”
“十六年前的那次大海啸中大船受了损,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我指挥先行者建造了一处海底停靠点。至于他们称之为圣地可能是基于对大船的敬仰。”
叶列娜皱了下眉,似乎有些担心先行者会拿虫子款待自己。何夕指着远处一块不断起伏的巨大黑影问:“那是什么?”
“先行者说的圣地是怎么回事?”叶列娜突然问道。
“那是土鲨。”中央电脑解答道,“根据研究这个物种类似于地球上的鲨鱼,已经有差不多十亿年的历史了。”
大船行进了十分钟后海面上开始出现一些绿色的伞状漂浮物,先是三三两两,但很快就变得密集起来。大的直径超过五米,小的也有几十厘米。
“基因设计是系统工程,对每个移民星系的基因设计至少都要花费五年以上的时间来施行,要改变设计除非是通盘重新调试。”何夕有些不耐地回答,他没想到会是这种幼稚的问题,“个别地方不完善没有多大影响,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设计。”
“这是海浮萍。”不等何夕询问中央电脑便给出了解释,“这片海域是渤海星的无风区,所以会聚集这么多。”
“不必。”中央电脑说,“如果你不能回答就算了。我想知道现在的渤海星先行者还能不能得到改进?因为经过这么多年后我发现在设计上有个别不太完善的地方。”
“渤海星的植物有根吗?”叶列娜突然问道。
何夕吁出口气,看来情况还不算无可挽回。其实等到验收完毕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验收应该不会有大的意外。何夕心里打定主意,等验收完毕就把这段插曲删除,毕竟中央电脑也是在与地球失去一切联系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按照章程这台违规的中央电脑应该格式化后重新编程,但何夕不打算那样做,虽然没什么道理,但内心里他甚至有点喜欢上了这个自作聪明的胖家伙,尽管它实质上只是一台由“零”和“一”驱动的智能机器。
“十亿年。”何夕倒吸口气,他知道地球上某些种类的鲨鱼已经存在超过三亿年,属于地球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相比之下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简直不值一提,实际上地球上的陆生物种的存在时间往往比海洋生物短很多。“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灭绝真的可算是奇迹。”
“电磁学、相对论、量子论以及虫洞理论没有解禁。”中央电脑说。
“的确是奇迹,化石资料表明这么久以来这个物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央电脑补充道,“也许是渤海星的环境太平静了,进化的动力太小。”
何夕沉默了几秒钟,小心翼翼地问:“那麦克斯韦方程呢?”
“哦。”何夕的眉头一挑,“你问吧。如果我们解答不了还可以跟人类委员会联系,求得他们的帮助。”
中央电脑迟疑了一秒钟,“从我现有的资料来看应该没有。这颗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处于漂浮状态。渤海星最浅海域的深度是八十三米,最深处超过十万米。”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中央电脑突然说。
“我好像看到天空中有鸟在飞。”何夕插话道。
“那好吧。我的问题完了。”何夕觉得轻松不少,脸上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