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 徘 徊(第1 / 5页)
“有,所以我才会去学,因为冲突能不断完善信仰的结构。这就有点儿像了解维特根斯坦前期与后期的思想,也有点儿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个人能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彼此针锋相对的思想,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事情。这种二元或多元的思想,本身就能产生一种稳定与和谐。这种观点在全世界各个民族里都普遍存在,无论是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波斯的拜火教,还是中国的《易经》,都有这样的观点。”普拉萨德说道。
“是吗?从数字或数学方面研究人类学,似乎之前也有人做过。”
“是。不过我做的并不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数学发展程度,而是将人类设定成一种数字模型,最终能一步步去掉所有的余数,以达到数学上那种完美和谐的特性。”贝克特先生说道,“每次我在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时,都会放巴赫的音乐,没有多余的音符,改动一点儿,整个结构就会坍塌,这可是启发灵感的好音乐!”
“人总是有自由意志的,这也许在小范围可以,但全人类是不可能的。”莉迪亚说道。
贝克特先生笑了笑,说道:“只是一种设想。”
道尔顿先生说道:“马林诺夫斯基的关于西太平洋的田野报告,倒是写了一些其他地方的人难以理解也难以做到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当地的人类社会里就能维持一种稳定的结构。”
到了晚上,贝克特先生来到了道尔顿先生的家里做客。莉迪亚和普拉萨德也在,他们见到了贝克特先生,与他寒暄了一番。
贝克特先生的装扮看起来有些古板,穿着灰色的西装,戴着一顶帽子,领口上扎着领结,满嘴大胡子。如果他嘴里再叼着烟斗,手里拄着一根手杖,活脱儿就是从狄更斯那个年代走出来的。
饭桌上,主要就是道尔顿先生与贝克特先生之间的对话,偶尔带着莉迪亚和普拉萨德说两句。
“道尔顿小姐,令尊之前总时不时提起过你,你能说说你之前去过哪些地方吗?”贝克特先生问道。
莉迪亚有些尴尬,但碍于贝克特先生是客人,她说道:“人类学研究到的地区,我基本上都去过。”
“对,这是可以做成一个数学模型的,包括其他很多地区的人类社会。其实我要做的研究,有点儿类似数学中的拓扑学,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模型里,找到相同的地方。”贝克特先生说道,“普拉萨德先生,您是半个印度人,我想你们印度人对于数学逻辑这方面,应该是有着卓越的天赋。”
“那倒也未必,不过印度的传统宗教,比如印度教、佛教,这些宗教哲学里的确包含了对万事万物的无限分解。因此我们在数学这方面,的确有不少人才,比如拉马努金。只是我不算。”普拉萨德说道,“我曾经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以及其中的拓扑学,但中途转了专业。”
“哦?转了什么专业?您毕业于哪所大学?”
“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大学,后来转的是哲学。”普拉萨德说道。
“你学的这些哲学与你的宗教信仰有冲突吗?”
贝克特先生笑了起来,说道:“要知道,如今人类学的范围已经超出地球了。我们根据宇宙学家提供的关于各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环境特点,开始做出一些人类在外星发展的预测。比如我们人类过去的文化,在某个围绕着红矮星的行星上,将发展出怎样的结构。”
“好吧,我对人类学知道得不多,我还没有走出地球的范围。”莉迪亚说道。
“即便是研究社会学方面,历史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人类的发展是绵延不绝的线,两端之间都是互相牵连的。”贝克特先生说道,“总之,我现在在写一篇论文。”
“哦?什么论文?”道尔顿先生问道。
“是一个有趣的新观点,数理人类学。”贝克特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