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长生 > 第1章 曙光时代

第1章 曙光时代(第1 / 19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想象力丰富,逻辑推理严谨。可惜经费不足,专业破绽太多!”古德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重新走回厨房的操作台,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在这里不会有任何人打扰到他,包括秦汉——在备齐了实验材料后,他便对老友提出了非请勿入的要求。

面对杨鸣的突然发作,一旁的女翻译明显有些措手不及,她早就知道,面前的这位“遗传学硕士”很可能连构成DNA分子的四种碱基都无法背出。事实上,要不是他那做市委书记的老爸,杨鸣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座校园里,更不要说出现在这个承载着全人类梦想的实验室了。

三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

“我真的不知道,古德从来都只让我做一些最简单的工作,例如给小白鼠洗澡、给兔子切胡萝卜这些,我简直就是实验室里的‘保姆’!”在经历了无数次并不愉快的问询后,杨鸣终于爆发了,“要是真知道有这么神奇的药物,我早就拿来自己吃了,又或者拿到黑市上去拍卖了,懂了吗?老家伙!”

“我相信您代表贵国政府做出的保证,但我们也有理由怀疑贵国的财团、民间组织或者上市公司,尤其是那几家世界级的制药公司。毫不夸张地说,π药剂能给他们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利润,这足以让任何人疯狂!”中方代表义正词严地说。如果古德真被其他国家秘密控制的话,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洗劫。

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端,在M国科学院的带领下,十一位最顶尖的医学专家发起了一项名为“拯救”的研究项目,尝试从古德留下的六只服用过π药剂的实验活体身上,逆推出π药剂的分子结构——但他们很快便发现,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白白浪费了四十亿美元经费,并解剖了六只实验体中的四只后,“拯救”项目依旧毫无进展。10月14日清晨,距离电视直播整整一个月,“拯救”项目总负责人本森博士从NY市中心的一栋四十层大楼楼顶一跃而下。

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有些剑拔弩张。几位顶级政治家开始投鼠忌器,八十多年前的那场世界大战还历历在目,“小男孩”与“胖子”,这两颗世界史上最璀璨的死亡烟花带来了“二战”的终结,但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两枚粗糙的原子弹就连当作开战的礼炮都略显寒碜,全面战争一旦打响,天知道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少了这些玩意儿,就像是爱因斯坦在描述狭义相对论时,漏写了E=mc2一样!”202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保罗·阿伦丢下这么一句话,登上了返回欧洲的飞机。

而那位始作俑者是无从知道这一切的,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

只有上帝知道,如何获得正确的那种。

在遭遇了死亡威胁后,古德便亲手销毁了世上仅存的所有成品药剂。就连这些合成原料也经过了烦琐的加密:十七种原料中的六种是完全用不到的,每种原料的用量,也与袋子里原料的分量完全扯不上关系。古德曾经算过,通过这十七种原料能合成的化合物,大约有十的十一次方之多。

古德心知肚明,如此自私的“捆绑”举动,等同于对全人类的不负责任。世人一旦知悉,极可能给他安上反人类的罪名。为此他也犹豫忐忑过,直到路易十五某位情妇的名言打消了他的全部顾虑——“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至于最重要的合成原料,古德早在电视直播前就留下了后手:到这里的第二天,他用秦汉搞到的匿名手机号,将一串长达二十三位的数字密码发到了某个号码上。半小时后,一辆无牌照的哈雷摩托车带着刺耳的刹车声停在别墅门口,将一个笔记本大小的包裹扔在门口的草坪上。车手离开后,古德麻利地打开了包裹,十七个不同颜色的密封袋出现在眼前,他仔细回忆了一遍每种颜色所对应的分子类型,然后开始了数十个小时的忙碌。

6 暗潮汹涌

“He said he only stayed here for three months, he suggested us to read professor Gu’s note!”(“他说他只在这里待了三个月,他建议我们还是去翻古德教授的笔记资料!”)短暂的迟疑后,女翻译决定撒谎。这是她三年翻译生涯中第一次撒谎,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幸运的是,几位老者并未注意到她脸上的尴尬与不安,转身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中。然而,在付出了二十天的无用功之后,最后一位科学家,以坚毅和耐心著称的保罗·阿伦也选择了放弃,他发现,古德留下的每一本笔记与资料,都刻意撕去了最重要的部分。

反应式、催化触媒、分子性状,无数信息如电影胶片般在脑海里快放、闪回,指挥着遗传学家的双手在十一种原料间上下翻飞。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古德停止了忙碌,疲惫的大脑与双手都到了休息的时候。他燃起一支雪茄,踱到客厅的茶几前面。茶几上零乱地堆着几张最新的报纸,每一张报纸的头条,都被“π药剂”“上帝分子”等字样占据:《上帝的恩赐——“上帝分子”发现之路》《π药剂计划四年后上市,M国政府追加投入七十亿美元》《π药剂首批临床试验实录》。

“为什么?为什么?我给他打了三年下手,就连每天的夜宵都是我帮他做的,他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一切!为什么不让我做他的试验对象,这个家伙!”杨鸣狠狠地抓着因嗜酒纵欲而失去光泽的头发,一大串污言秽语从口中冒了出来。

古德有些惊奇地发现,这些和“π药剂”有关的报道,绝大多数都经过了相当有水准的专业指导,即使是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专家学者都很难看出其中的破绽。唯一的例外是《南方新闻》:这是一份发行量不到两万的街头小报,报纸的头条是《π药剂——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这篇七千多字的文章,逐条逐句地分析了古德那天演讲的内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所谓“π药剂”,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个别掌权者希望通过发布这样的消息,引发人类骚动,改变世界格局。

但她还是难以想象,面对有着如此高的声誉和地位的四位学术泰斗,杨鸣会吼出这样的话语。但是这还没完,杨鸣更加歇斯底里起来,嚷出的声浪几乎要震痛她的耳膜。

事实上,在这间由厨房改造成的“实验室”里,类似粗陋的替代品占了三分之二还多。当然,诸如可倾式反应锅、高温温度计等工具是无法替代的,为了不引起怀疑,这些东西都通过隐秘的网络渠道购得。

滔天的洪水终究没有立刻降临,但暗潮与漩涡正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野蛮生长。“上帝”失踪了,自从古德走出洛圣都报告厅大门的那一刻,就像从世界上蒸发了一样。所有的知情者同时将不善的目光投向了北美洲的世界霸主,想要一个合理的说法。

当本森的鲜血在皇后大道流淌、干涸时,古德正在A市郊外的别墅里摇晃一个价值九十元的婴儿奶瓶——这是秦汉一周前买来的。古德原本需要一批试管,但为了不引起怀疑,他决定用奶瓶来代替。很多人都知道秦汉和古德的关系,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父亲购买几个奶瓶,无疑要比一个报社主编买一批试管正常许多。

“FBI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放假了,我们在机场、车站、高速路口布下了层层封锁,前后排除了四千多个怀疑对象,但连一丁点儿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发现!”在联合国会议上,六十二岁的M国外长将手放在《圣经》上起誓(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国绝对没有拉拢、藏匿、威胁以及任何私下接触古德的行为,之前确实有议员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在国会否决前古德就失踪了!”

“古德这个家伙,他到底想干什么?”本森在自由落体时喃喃自语,失重反倒让他的大脑变得清醒起来,一种极为危险的猜测在脑中浮现,“他不会是想成为世界的幕后掌控者吧?”但即将拥吻死神的他已经不再有机会说出这一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