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呼吸(呼气) > 大寂静

大寂静(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耿辉 译

名为《大寂静》的作品其实有两件,只有其中之一适合选入这部选集。对此我需要解释一下。

宇宙如此广博,智慧生命一定已经出现过数次;宇宙又这么古老,甚至足够一个掌握科学技术的物种进行扩张并遍布整个星系。然而,除了地球,哪里都没有生命的迹象,人类把这称为费米悖论。

二〇一一年我参加了一次名为“跨越鸿沟”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促进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对话。参会者中有一位是珍妮弗·阿洛拉,艺术家二人组阿洛拉和卡尔萨迪利亚的成员之一。我完全不熟悉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结合了行为艺术、雕塑和声音,但是珍妮弗对他们正在实现的创意进行了解释,我特别感兴趣。

***

二〇一四年珍妮弗联系我,问我是否有可能与她以及她的搭档吉列尔莫一起合作。他们想打造一件有关拟人论、科学技术以及人与非人世界间联系的多屏视频装置。他们打算并列播放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和附近森林中濒危物种波多黎各鹦鹉的影片,问我是否愿意写一篇配文——从一只鹦鹉的角度讲述的寓言,“一篇跨越物种的翻译作品”——放在第三块屏幕上。当时我犹豫了,不仅因为我缺乏视频艺术的创作经验,还因为我通常不写寓言故事。但是他们给我看了一小段初创的内容之后,我决定试一下。接下来的几周,我们交换了关于语意不清和语言灭绝这类主题的想法。

人类创造出如此美妙的神话,有着多么了不起的想象力啊!也许这就是他们拥有无尽渴望的原因。看看阿雷西博望远镜,任何造出此物的种族必然伟大。

费米悖论有时还被称为大寂静,宇宙应该充斥着各种声音,可事实却相反,它寂静得令人不安。

我的种族恐怕不会在此存活很久,可能等不到属于我们的时代就会灭亡,就此陷入大寂静。然而在离世之前,我们要给人类发送一条信息,只希望阿雷西博望远镜能让人类听见。

***

信息是这样:

我们是能够与他们交流的非人类物种,这不正是人类在寻找的吗?

最终,名为“大寂静”的视频装置被选入费城织物工坊和博物馆的阿洛拉和卡尔萨迪利亚作品展。必须得承认,看见最终作品的时候,我立马对以前作出的一个决定感到后悔。珍妮弗和吉列尔莫之前邀请我参观阿雷西博天文台,但是我觉得创作文本不需要去,所以就拒绝了。看见墙壁大小的屏幕上播放阿雷西博望远镜,我真希望当时接受了邀请。

可我跟我的鹦鹉伙伴们就在这里,他们为什么没有兴趣倾听我们的声音呢?

二〇一五年,珍妮弗和吉列尔莫受邀为艺术杂志《e流》的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刊撰稿,他们建议发表我们合作作品中的文字。我创作的虽不是独立之作,但是离开了本来的语境,最终发表后的效果也还不错。这就是短篇小说《大寂静》的由来。

人类利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寻找地外智慧生命,因为与之取得联系的渴望如此强烈,所以才创造出这只耳朵来倾听穿越宇宙的声音。

保持安静,避免吸引注意是合乎道理的做法。

“你保重,我爱你。”

作为几乎被人类灭绝的物种的一员,我能证明这种策略是明智的。

[后记]

有人对费米悖论提出解释,认为智慧生物主动隐藏自身存在,避免被有敌意的入侵者当作目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