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静(第1 / 3页)
每只鹦鹉都用特有的叫声表明自己的身份,生物学家把这称为鹦鹉的“联系音”。
一九七四年,天文学家利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向外太空广播了一条信息,旨在展示人类智慧。那就是人类的联系音。
有些人推测,智慧物种向外太空扩张前就灭绝了。假如他们的理论正确,那么,沉默的夜空就是一片寂静的坟场。
数百年前,我的种族繁盛,整个里奥阿巴霍国家森林都回荡着我们的声音。如今我们几乎灭绝,这片雨林也许很快就会像宇宙其他各处一样寂静。
***
有一只名叫亚历克斯的非洲灰鹦鹉因为它的认知能力而闻名,当然,它只是在人类中闻名。
名为艾琳·佩珀堡的人类学者花费三十年时间研究亚历克斯。她发现亚历克斯不仅认识代表形状和颜色的词汇,而且真正理解形状和颜色的概念。
人类利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寻找地外智慧生命,因为与之取得联系的渴望如此强烈,所以才创造出这只耳朵来倾听穿越宇宙的声音。
可我跟我的鹦鹉伙伴们就在这里,他们为什么没有兴趣倾听我们的声音呢?
我们是能够与他们交流的非人类物种,这不正是人类在寻找的吗?
***
宇宙如此广博,智慧生命一定已经出现过数次;宇宙又这么古老,甚至足够一个掌握科学技术的物种进行扩张并遍布整个星系。然而,除了地球,哪里都没有生命的迹象,人类把这称为费米悖论。
许多科学家对一只鸟能掌握抽象概念感到怀疑。人类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可最终佩珀堡让他们相信,亚历克斯不仅仅是在学舌,它还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
在所有种类的鹦鹉中,只有亚历克斯最接近于被人类认真对待的交流对象。
在相对还很年轻的时候,亚历克斯突然去世。离开的前一晚,亚历克斯对佩珀堡说:“你保重,我爱你。”
如果人类寻求与非人类智慧建立联系,这不正是他们所追求的吗?
***
有人对费米悖论提出解释,认为智慧生物主动隐藏自身存在,避免被有敌意的入侵者当作目标。
作为几乎被人类灭绝的物种的一员,我能证明这种策略是明智的。
保持安静,避免吸引注意是合乎道理的做法。
***
费米悖论有时还被称为大寂静,宇宙应该充斥着各种声音,可事实却相反,它寂静得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