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呼吸(呼气) >

脐(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没人能看见我拿走的化石,它们都在橱柜里招灰。大学没道理收集这么多不能展出的东西。”

我告诉她,所有博物馆馆长都希望他们能展出更多收藏,他们会把藏品轮流展出。

她回应说:“有不少藏品永远也不会被展出。”我无法否认。她从皮夹里掏出一件本初蛤壳,上面有年轮环绕着中间光滑的部分。“跟别人谈论上帝时我把这拿给他们看,看到的人都颇受感动。想想这些锁在博物馆库房里的化石能让多少人增强信仰,我是在让它们物尽其用。”

我问她从博物馆拿化石已经多久了,她说她最近才开始。“人们的信仰很快就会受到考验,其中一些人需要安抚,所以说利用化石很重要,它们可以消除疑虑。”

也许我只是羡慕教会的筹款能力,原谅我这一点,主。他们在努力歌颂您的荣耀,跟我们科学群体一样,所以我无法极力反对。我们的共性远胜于差异。

我来到马丁·奥斯本接收邮件的邮局,坐在街对面公交车站的长凳上。我用彩色胶带封住包裹,以便他离开邮局时我方便认出,接下来就是等待和观察。人们到车站上车,我还得继续坐着,感到特别尴尬。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不止一次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方向,主啊,我更习惯于搜寻骨头而不是活人,毫无追踪和伪装技巧。

最后我看见了自己准备的包裹,但是差点错过,因为我一直以为会是个男人来取,但是恰恰相反,一位年轻女性把它抱出来,放在路边招呼出租车。她年纪轻轻,不超过十八岁,也许更小,不可能是博物馆的员工。起初我觉得她肯定是马丁·奥斯本的共犯,也许是被骗参与了他的阴谋。可是后来我发现,跟时常用偏见刺激我的男人一样,我也犯了大男子主义的错误。

我接近她,询问她是不是“马丁·奥斯本”。她犹豫许久,接受了被我发现的事实,只好说:“没错,我就是。你邮寄的包裹?”我说是的。我已经准备好要对盗贼愤然提出尖锐的指控,可是面对一位年轻女性,我不确定该如何行动。我作了自我介绍,她说她叫威廉敏娜·麦卡洛。她的姓氏听起来耳熟,我突然产生疑惑,问她跟内森·麦卡洛是不是亲戚。她回答:“他是我父亲。”

这让事情有了眉目。女孩是加州阿尔塔大学位于奥克兰的自然哲学博物馆馆长的女儿。馆长女儿出现在储藏室里,不会让员工怀疑。

主,请向我明示正确的做法。我发觉自己寻找答案的渴望虽然在科学工作中必不可少,可在此之外却并不总是容易接受。请您帮我了解什么时候该不断追寻,什么时候该抛开疑虑。请让我一直保持好奇,但绝不要疑心重重。

阿门。

***

主啊,我投身于您的怀抱,回顾今日,请您照耀我的心灵,让我也可以在一切过往中明鉴您的恩泽。

跟我所担心的一样,礼品店的化石确实是被盗的,但我不想局限于此而不顾其他。今天我有很多理由想起您,哪一个我都不能忽视。

她问我:“也就是说,这个包裹里没有任何化石,对吗?”我告诉她没有,她捡起包裹扔进旁边的垃圾筒里。“那你找我有何贵干?”

我说她可以先解释为什么要从她父亲的博物馆偷盗。

她说:“我不是窃贼,莫雷尔博士。窃贼为了自己的利益偷盗,我拿走化石是为上帝着想。”

我问她如果想支持约塞米蒂大教堂建设,为什么又要低价出售化石,她说:“你以为我想为大教堂筹款?我根本不在乎,我只想让更多人能欣赏到化石。我愿意免费送出,可那样的话,谁会相信它们是真的呢?我也没法自己出售,所以才把它们捐给能够销售的人。”

我说人们可以去博物馆欣赏化石。

在旧金山,我完整度过的第一天开始时很好,谢谢您让我在酒店的床上充分休息,几天或者说几夜的火车旅行让我的身体透支很多。在火车上我从来休息不好,所以最不喜欢乘火车旅行。与之相比,我宁可坐汽车穿越沙漠,在星空下入眠。

主,旧金山是一个没人能忘记您存在的城市。我刚离开酒店,一位募捐者就要我给约塞米蒂大教堂捐款。他们可能蹲守在每家酒店门口,把外地人当成目标,因为每个本地人都已不胜其烦。我没有捐钱,但我确实欣赏募捐者身旁宣传板上的绘画,上边可爱地描绘了大教堂完工后的样貌。其中一幅画的是夕阳下的教堂主观众席,让我感到印象颇为深刻。我曾了解到,主观众席的地面距屋顶三百多米,绘画充分展现了它的宏伟。

主,没人能否认您在地球表面塑造了无与伦比的美景。我幸运地造访过三块大陆,见过白垩崖、砂岩谷和玄武岩柱,全都非常壮观。可它们只是表面的装饰,明白这一点减弱了我的欣赏程度。也许是我的科学思维让我想要深入观察。我更敬畏的是所有地表特征之下的花岗岩,真正组成地球的岩石海洋。每当我看到花岗岩裸露出来的那些地方,地球的真正精髓就展现在眼前,我都感到与您的杰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约塞米蒂峡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真希望我能在一个世纪前造访,当时那里的原始自然还未被染指。我看过那里被掏空之前的岩石群照片,自然是极其壮观。我无意批评主教辖区的决定,但也许我就是在批评。原谅我,主,我知道约塞米蒂大教堂建成时将会让人敬畏,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亲见,它很可能会让无数人向您靠拢。我只是忽然想到,花岗岩山峰本身也可能有同样的效果。

随着我们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用无数金钱和几代人的努力建设大教堂是最佳选择吗?我对此提出质疑有错吗?用时比人类一生还久的建筑工程能赋予参加者超越世俗的远大志向,我赞同这一点,甚至理解在地球根基开凿大教堂,作为人类和神圣建筑见证的动机。可就我而言,科学才是真正的现代大教堂,一座知识的殿堂,一棱一角都像石质建筑那样壮美。它能实现约塞米蒂大教堂的所有目标,甚至更多。我希望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