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黑暗的左手 > 第十六章 穿越火山

第十六章 穿越火山(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揭姆月奥帕珀斯瑟日,尼塞雷姆<a id="z5" href="#z5"><sup>【5】</sup></a>雪,休整一天。整整一天,我们俩都在睡觉。我们已经拉着雪橇走了将近半个月,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

揭姆月奥托托尔蒙波德日,尼塞雷姆雪。我们睡足了觉。艾教我玩一种地球游戏,拿一些小石子在许多小方格里走。游戏的名字叫作“围棋”,一种很难但是很好玩的游戏。如艾所说,这个地方有的是石子来玩“围棋”游戏。

他现在的御寒能力相当不错了,要是能再多一些勇气的话,就可以像一条雪地虫那样耐寒了。气温在零度以上时,他居然还穿着赫布衣跟大衣,竖起风帽,那样子可真是奇怪。不过,当我们拉着雪橇行进时,如果太阳出来了或者风刮得不是很猛,他很快就会脱掉大衣,然后跟我们一样拼命出汗。在加热帐篷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彼此妥协。他想把帐篷弄得热乎乎的,我则希望冷一些——一个人觉得舒服,另一个人却要染上肺炎。我们折中了一下,他在睡袋外头的时候会瑟瑟发抖,我在睡袋里头的时候则会汗流浃背。不过,想想我们从相隔那么遥远的地方走到了一起来分享一座帐篷,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山内尔姆月吉瑟尼日。风雪过去,天放晴了,气温全天都保持在华氏十五度左右。我们扎营在距离较近的那座火山西面的矮坡上。根据我那张欧格瑞恩地图的标注,这座火山的名称是德雷米戈尔山,与其隔着冰河相望的那座山则叫德拉姆内山。地图粗制滥造,在我们西边还清晰可见一座高大的山峰,地图上却没有标注,而且比例也不对。显然,欧格瑞恩人不怎么来火焰山区。确实,除了景色壮丽之外,这儿实在就没什么值得来的了。我们今天走了十一英里,走得很艰难,沿途全是岩石。艾已经睡着了。下午我的脚卡到了两块巨石缝当中,我拔脚出来却傻乎乎地把脚后跟的跟腱扭伤了,一下午都一瘸一拐的。不过,休息一晚就会好了。明天我们就该下山往冰原进发了。

我们的食物似乎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不过这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吃那些体积庞大的食物。我们有九十磅到一百磅粗粮,其中一半是我在图卢夫偷来的。走了十五天,吃了六十磅粗粮。我已经开始每天吃一磅积芪密芪了,这样就留下了两袋卡迪克芽、一些糖和一箱干鱼饼,以后我们可以换换口味。在图卢夫偷来的那些笨重东西吃完了我倒还挺高兴的,这样雪橇拉起来就轻多了。

揭姆月奥德伊尔尼日。艾躺在睡袋里问我:“你在写什么,哈斯?”

“做记录。”

他笑了笑:“我也应该做些记录,好加到爱库曼档案中去。不过,没有语音书写仪我是坚持不下来的。”

我解释说,我这些笔记是写给我的伊斯特尔同胞看的,他们会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将这些日记加到领地档案中去。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族、我的儿子。我努力要将这些念头从脑海中驱走,于是问道:“你的父亲——应该说是你的父母——还健在吗?”

“不在了。”艾说,“已经去世七十年了。”

山内尔姆月索尔德尼日。气温华氏二十多度,冻雨,冰河上狂风涌动,很像是隧道里的穿堂风。我们扎营在一条狭长平坦的永久性积雪带上,离河四分之一英里远。德雷米戈尔山下山的路险峻异常,岩石嶙峋。冰河边缘有多处裂缝,冰层里陷进了许多沙砾和石块,很不好走,所以我们又在雪橇上装了轮子。还没走出一百码远,有一个轮子陷进了裂缝当中,轮轴被压弯了。我们只好改用滑板。今天我们只走了四英里,而且还是在往西绕行。在戈布林高原上,这条冰河似乎是往西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弧线。在这两座火山之间的河面宽度大约是四英里,往河中间再走一点应该不会很费劲,不过开裂状况比我预期的要严重,河面也已开始融化。

德拉姆内火山正在喷发,冻雨落到嘴唇上都带着烟和硫黄的气味。西面终日一片漆黑,降雨的地方也是如此。不时地,云、冻雨、冰、空气等所有的一切都会全部变成暗红色,随后又慢慢退回灰色。脚下的冰河也在微微地颤抖。

埃斯克齐韦·雷姆·伊阿·赫尔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假说:欧格瑞恩西北部及列岛地区的火山活动在过去这一两万年间日益活跃,这预示着冰原世纪即将终结,或者至少冰原会后退,会出现间冰期。火山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后,假以时日将形成一个保温层,留住地表反射的长波热能,而太阳热能可以直接进入大气层,不会有任何损失。他认为,最终全球的平均气温将升高大约华氏三十度,最终达到华氏七十二度。幸好,那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艾说,地球上的学者也提出过类似的理论,以解释地球上最近一次冰原世纪至今仍在逐步消退的现象。所有这类理论都无法驳倒,但也无法证实。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冰原为什么会来,又为什么会走。这是一片“无知之雪”,至今无人踩踏。

德拉姆内山矗立在黑暗之中,它的上方如今燃烧着一大团颜色阴沉的火焰。

山内尔姆月爱普斯日。里程表显示我们今天走了十六英里,不过从直线距离来说,我们离昨晚的营地不到八英里,还是在两座火山之间那个冰山口里。德拉姆内火山还在喷发。大风吹开沸腾翻滚的灰烬、烟雾以及白色蒸汽的时候,就能看到道道火苗如蠕虫一般顺着黑色的山坡往下蠕动。空气中充斥着一种细微的嘶嘶声,这个声音连绵不绝、无处不在,如果你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去听反而是听不见的。但它又无孔不入,钻进了你身体的每一处缝隙。脚下的冰河不住地颤抖,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暴风雪也许在裂缝之间搭起过冰桥,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被嗡嗡作响、不停跳动的冰层以及冰层下方的陆地给摇倒或震倒了。我们来来回回地走着,寻找一处裂缝的尽头,好让雪橇整个通过,接着又寻觅下一处尽头。我们想要往北走,却总是被迫往西或往东走。在我们上方的德雷米戈尔山跟德拉姆内山同声共气,都在隆隆作响,喷吐着污浊的烟雾。

我觉得很困惑,艾现在的年纪还不到三十呢。“你们说的一年跟我们的一年时间不一样吧?”

“不是的。哦,我明白了。我经历了时间跳跃。从地球到海恩戴夫南特花了二十年,从那里到奥鲁尔花了五十年,从奥鲁尔到你们这里则是十七年。我离开地球不过七年,我的出生时间却是在一百二十年之前。”

早在埃尔亨朗的时候,他就跟我解释过,在以近光速速度航行的星际飞船上,时间是如何被缩短的,不过我从没有把这一现象跟人的寿命以及他远离的那颗星球上人的寿命联系到一起。他乘着那些不可思议的飞船在星球之间穿行,几小时的航程之中,他远离的那些人便已经老去、死去,甚至他们的后代也已老去……最后我说道:“我本来以为只有我才是流亡者。”

“你因为我而流亡——我则是因为你们而流亡。”他又轻声笑了起来。周围一派沉闷寂静,他的声音却是那么欢快。我们从山口走下来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我们走得非常艰难,而且收效甚微,但艾却不再沮丧,也没有盲目乐观,对我也越来越有耐性了。也许是因为那些药物已经随着汗水从他体内挥发出去了,要不就是我们终于学会了齐心协力。

昨天我们花了一整天爬上了一道岩坡,今天则要下这道坡。从山谷那里看,这道岩坡似乎是通向冰原的一条捷径,但是,越往高处,脚下的碎石以及光滑的岩面就越来越多,坡度也越来越大,即便不拉着雪橇我们也爬不上去。今晚我们回到了坡脚下石头密布的冰碛山谷。这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大大小小的岩石、石块和泥浆。在五十年或一百年前,此处流淌着一条冰河支流,后来冰河消退,留下星球的骨骼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气中,星球的血肉——泥土——则荡然无存,一片不毛之地的光景。散布在山谷各处的火山气孔喷射出阵阵浓重的黄雾,低低地在地面上盘旋,空气中充满了硫酸的气味。气温华氏十二度,无风,多云。我们要穿越这片鬼地方,到达在山脊上看到的西边几英里外的那道冰河支流,我希望在这中间不要再下起大雪。那条冰河看起来很宽,源头在那片高地上的两座火山之间,山顶终日缭绕着云气和烟雾。如果能沿着近处那座火山爬上去,也许我们就可以顺着冰河上到冰原。在我们东边还有一条小冰河,尽头是一个冰湖,不过那条河弯弯曲曲,而且河面上有许多大裂缝,站在我们这里都清晰可见。我们现在这样的装备是没法从那上头走的。我们俩都认为应该走夹在两座火山之间的那条冰河,尽管这样我们得往西走,势必要浪费两天的时间:第一天往西行,第二天则是往回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