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安迪密恩的觉醒 > 第12章

第12章(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随着这乌贼似的生物朝我靠近,我终于看清了它那错综复杂的内脏:一个个不断脉动的器官的苍白轮廓,一圈圈像是肠子的东西,一些可能是进食细丝的东西,一些或许用来繁殖和排泄的管道,还有些可能是性器官或是眼睛的附件。它无时无刻不在收拢,缩回弯曲的丝蕊,压缩空气前进,然后再度充分伸展开触手,完全就像在清水中游水前进的乌贼。它的长度达五六百米。

但是,这颗行星的极光完全不像旧地那样精细入微。一条条带状的光,固体条纹状的光,像立式钢琴的琴键那样黑白分明,清晰可辨——它们在高高的天空中舞动起来,那个方向,我觉得应该是南方。在我身下的黑暗虚空中,各种颜色的光帘也慢慢闪亮起来:绿色,金色,红色,蓝色。它们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越来越高,最后拉伸开来,和其他跃动的光帘相接,混为一体。看上去就好像这个星球正从闪亮的光芒中剪出一只只纸娃娃似的。就在片刻间,天空的每一部分都活跃起来,舞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带,有垂直的、歪斜的、近乎水平的。云塔又一次现出了身影,数千冷光映射出那些巨浪和三角旗。我几乎能听到嘘嘘的尖厉之声,那是太阳粒子沿着这颗巨型星球周围的巨大磁力线,受着驱赶、往前运动所发出的声音。

我开始留意到一些别的东西。在乌贼鱼的四周,簇拥着成百上千圆盘状的金色生物,大小不一,最小的大概只有我的手那么大,最大的大过巨型河蝠鲼(就是海伯利安上用来推动驳船的动物)。这些东西同样近乎透明,但体内布满了一种暗淡的绿光,可能是一种惰性气体,在这种生物自身的生物电子场的作用下,被活化至荧光状态。这些东西在乌贼鱼的身边成群游动,似乎时不时会被某种腔口吞没或吸收,只不过一会儿之后又从中出现。我不敢断言是乌贼鱼在吃这些浮游的圆盘,但有一次,我的确看见乌贼的内脏内有一些暗淡的绿光般的东西在移动,就像是透明血管中的血小板,朦朦胧胧的。

起先,我只看到一只生物,而且不知远近,无法判定这位访客到底有多大。这东西可能只有几厘米长,离我这艘飘浮的小舟大约几米的距离;也可能长达数千米,离我非常非常远。接着,这生物游到了远处的云柱和更远处的积云塔之间,我终于意识到,几千米长是更加合理的猜测。随着它游近,我看见它身边还有无数小家伙,正跟着它一起穿越晨光下的天空。

接着,闪电开始在云塔之间闪现。

在我尝试描述这个生物之前,我必须先说一句,人类在这条银河臂扩张的历史中,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让我们有充分准备可以描述这些大型异星生命体。大流亡期间及之后,人类探索并开拓的几百个星球上,发现的大多数土著生命都是植物,要么就是一些非常简单的生命体,比如海伯利安的辐射蛛纱。那些进化了的大型动物总是很快地被捕杀殆尽——比如说无限极海的灯嘴鱼,或是旋转星的泽普棱。通常的结果是:这些星球只有很少的一些土著生命形式,而大多数都是经由人类改变的物种。人类改造了这些星球,以原始DNA形式带来了他们的细菌、蚯蚓、鱼、鸟和陆地动物,等等,将早期种舰中的晶胚解冻,并在随后的扩张中建造起育饲工厂。结果就会导致一种与海伯利安相似的生态——本地的植物群落蓬勃生长,比如特斯拉树、茶马树、堰木,本地幸存的昆虫活跃在其中,而与之共存的,则是慢慢兴盛的从旧地移植过来的植物,还有一些经过生物剪裁的变种,比如三枝杨、常蓝植物、橡树、绿头鸭、鲨鱼、蜂鸟、鹿。也就是说,我们并不习惯见到异星生物。

但闪电却沿着高耸的积雨云爬了上来。一阵阵白光开始和成片的五彩极光相互较量。一开始,雷声是亚音速,声音很轻,但非常可怕,之后变成音速,非常响,更加可怕。在突如其来的下降气流和如升降机般飞快的上升暖气流的作用下,小舟和帆伞摇晃起来。我使出全身力气抓住小舟两侧,对着上天念叨,暗自希望自己看到的并不是真的。

而这些从深渊中爬起来见我的,是如假包换的异星生物。

我注视着身下不到一百米外的一条漂泊的球状电束,它正波动着,翻涌着,大小跟一颗圆形的小行星差不多——一颗电子小卫星。它发出的声音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但是往事不请自来,从天而降,我想起自己曾有一次身陷天鹰大陆的森林大火中,想起了五岁时,曾有龙卷风刮过原野,在我们的旅队头上掠过,想起等离子弹在冰爪的蓝色冰川上引爆。但是,这些记忆即便全都合并起来,都不及眼前的这场能量风暴,它们正在小舟下翻滚,就像是蓝光和金光构成的失控巨石。

身下的雷暴横冲直撞,一束束链状闪电在一座座云塔中向上跃动,灼热的闪电束在巨塔间纵横交错,就像是狂暴大脑中的一个个神经元,正在发射蛛网般的电冲,除此之外,许许多多球状闪电和链状闪电竞相从云层中挣脱了束缚,浮在了小舟所在的黑色天空中。

风暴持续了八小时之久,之后的黑暗又延续了八小时。我在头一个八小时里活了下来,在后一个八小时里睡了一觉。当我醒来时,身体还在颤抖,口渴难当,脑中徘徊着光和声的梦境,耳朵也暂时没恢复过来,很想撒泡尿,但却担心跪起来的时候会不会掉出座舱。此时,云柱已经取代了昨晚的庙宇巨柱,晨光已经将它们的另一侧涂上了光彩。日出比日落朴素一点:璀璨的白光和金光从卷云天顶开始,顺着积云和雨云往下爬,一直爬到我这一层,而我正在这里冷得簌簌发抖。我的皮肤、衣服和头发都湿了,在昨晚疯人院般骚乱的某个时刻,天上下过雨,而且还下得很大。

小舟荡了过去,接着又荡回来,就像是一条发狂的钟摆,但始终位于帆伞下。

我跪到垫着软垫的船体上,左手紧抓着座舱的边缘,在确信小舟的晃动已经较为平稳时,便开始解决正事。在晨光下,金色的细长水流闪闪地发着光,坠入无垠的深渊。那深渊再一次变回高深莫测的黑紫色。我的后背下侧有些隐隐作痛,让我想起前几天的肾结石噩梦。现在看来,那段时日似乎已经恍如隔世,离我非常遥远了。啊,我想道,要是现在再尿出一颗小石子,我可抓不住它了。

那深渊——这是我前面用到的称呼——跟黑色的地面毫无差别,遥远得令人发笑,想想便应是一片巨压和酷热之地。但是,现在那深渊中满是光芒,闪电从一处可见的地平线跳到另一处,就像是一连串核弹发生了爆炸,我目睹着这光亮与轰鸣声的链状反应,不由得在心中想象,整个半球的城市都在这片光海中毁灭的景象。我紧紧抓住小舟的一侧,心里念着一些安心的话语,希望这风暴离我有几百公里的距离。

最大的那只让我想起了乌贼,那又是一种来自旧地的物种,它们在海伯利安大南海的温水湾中非常兴旺。眼前的生物很像乌贼,但它几乎是透明的,内脏清晰可见。它正不断地悸动,时时刻刻改变着形状,就像一艘星舰正在向战斗状态形变,我也因此很难判定到底哪里是体内,哪里是体外。它没有类似头的东西,就连如同乌贼般、可以称作头的扁状附件也没有,但我能辨认出好几条触手,不过,对于这些不断摇摆、收缩、伸展、颤抖的附肢,也许用“复叶”或“丝蕊”称呼它们更加合适。这些丝蕊不仅存在于那苍白透明的体内,在体外也有,而且我也无法确信,这生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到底是因为那些丝蕊的摆动,还是这巨型乌贼收缩扩张喷射出的气体所致。

小时候在荒野上,我见过无数次雷雨。在旧地上,我、伊妮娅和贝提克经常会在晚上到她小屋外坐着,望着北方山岳上移动的巨大雷暴。但我不曾想过,这世间会有眼前这样的景象。

我看过一些古书,也听过外婆的解释,我记得,旋转星上的泽普棱从外表看更加简单——这是一些飘浮在富含氢、氨、甲烷的旋转星大气中的巨型水母,拥有小气艇状的气袋,或是长着美杜莎般头发的气囊,里面容纳着氢气和甲烷的混合物,这些气囊储存大量氢气,并以此进行新陈代谢。我绞尽脑汁回忆起,泽普棱以一种大气浮游植物为食,后者飘浮在有毒的大气中,就像是多不胜数的空中甘露。在旋转星上,没有任何食肉动物……直至人类乘着浮空深潜器去那里开采稀有的气体。

我能听到那些声音:哗啦啦、轰隆隆、啪啦啦、砰砰砰,还有一连串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小小的座舱中,我转身侧往一边,笔直往下看去。电闪雷鸣的景象开始了。

我弯腰蹲坐在小座舱中,就好像如果这艘飞翔小舟被闪电束击中的话,这动作能帮上一点忙似的。我胳膊上的汗毛都竖立起来,脖子和头皮有一种缩紧的感觉,我意识到,原因正在于此——我的头发肯定就像一窝蛇,在那里扭动。通信志的触显面板上正闪动着超载警报,它很可能在朝我喊话,但是在那暴虐的漩涡之中,就算是激光炮在我耳边十厘米外开炮,我也听不见。热气流和内爆的低压气体捶打着我们,帆伞上下起伏,撕扯着吊索。有一次,一道闪电忽地炸下,让我失明了片刻,小舟踏着它的尾巴,往上一荡,甚至超过了水平线,高过了帆伞。我觉得吊索马上会支撑不住,我和小舟将会掉进帆伞和那一堆吊索之中,接着往下掉上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最后,压力和巨热会结束我的惊叫。

我扣上扣子,坐回到座舱里,试图伸伸坐麻了的双腿,但我必须小心不让自己掉出去,心里琢磨着,自从昨晚上被吹得不知所终后——就好像我本来有前进方向似的——在这无垠的天空中,我到底该上哪儿去找远距传送环呢,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那闪电比密西西比河还要宽,比亚马孙河还要长。那两条河我都见过,而这些闪电束切切实实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完全明白。

有活物正从深渊中爬起,并在我的四周打转。

通信志评估过这个地方的大小,我自己也做过推理——这里的大气层深达数万公里,地平线非常遥远,从我这儿到日落之处,可以扔上好几十个旧地和海伯利安。但是,那一道道闪电束最终让我确信,这个世界是为巨人和神祇打造的,并不适合人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