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托雷斯海峡(第2 / 4页)
鹦鹉螺号来到了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的入口。这个地方,就连最有胆量的航海家都几乎不敢从这里通过。路易·帕兹·德·托雷斯<a id="ch1-back" href="#ch1"><sup>(1)</sup></a>从南极海域返回美拉尼西亚群岛时,曾铤而走险从这个海峡穿行而过。一八四〇年杜蒙·杜维尔的几艘轻护卫舰在这里搁浅时差点连人带船葬身大海。鹦鹉螺号虽然在海洋里航行无所畏惧,但这下可要领教托雷斯海峡珊瑚礁的厉害了。
“先生,请尽管相信我。我要对您说,这堆烂铁既不能在海面上,也不可能在海底下航行了,还不如作为废铜烂铁秤重量把它给卖了。所以,我觉得,到与尼摩艇长不辞而别的时候了。”
这块陆地于一五一一年由葡萄牙人佛朗西斯科·塞拉诺发现,后来唐·约瑟·德·梅内塞斯于一五二六年、格里加尔瓦于一五二七年、西班牙将军阿尔瓦·德·萨阿富德拉于一五二八年、叙伊哥·奥尔泰兹于一五四五年、荷兰人肖腾于一六一六年、尼古拉·斯瑞克于一七五三年、塔斯迈、党皮埃、富梅尔、卡特雷、爱德华兹、布干维尔、库克、佛雷斯特、马克·克鲁埃和昂特卡斯托于一七九二年,杜佩雷于一八二三年,以及杜蒙·杜维尔于一八二七年先后来过这里。德·雷恩兹先生曾经说过:“这里是占领整个马来西亚的黑人的集聚地。”因此,我毫不怀疑,我们碰巧也会遇上可怕的安达曼人。
“尼德兰,”我回答说,“对于这艘好样的鹦鹉螺号潜艇,我并不像你这样失望。四天之后,我们还能指望太平洋的潮水把我们带回大海。此外,如果英国或普罗旺斯海岸在望,那么逃跑的建议也许是可行的,可我们现在是在巴布亚海域,情况就不同了。再说,如果鹦鹉螺号最终真的无法脱浅——在我看来,这可是一件严重的事——,再采取这个极端的办法也不迟。”
巴布亚岛长400法里,宽130法里,面积四万平方法里,位于南纬0度19分—10度2分、东经128度23分—146度15分之间。中午,正当大副在测量太阳高度的时候,我看见了阿尔法克斯山脉,山峦重叠,山峰陡峭。
“嘿,这里的海况可真险恶!”尼德·兰对我说。
“就这么简单?”
鹦鹉螺号周围波涛汹涌。海水以2.5海里的速度由东南向西北奔腾而去,打在尖头四露的珊瑚礁上溅起朵朵浪花。
“是的,就这么简单。”
我的眼前摊放着标注详尽、精确的托雷斯海峡航海图。这几张海图是由海洋测绘工程师万尚·杜姆兰以及海军中尉——现在已是升任海军上将——古旺—戴斯博瓦测绘、编制的。他们曾在杜蒙·杜维尔进行最后一次环球航行的参谋部里供过职。这些海图与船长威廉·派克·金<a id="ch2-back" href="#ch2"><sup>(2)</sup></a>所绘制的海图齐名,都是目前最好的海图,可以用来帮助弄清这个狭窄通道的复杂地形。我极其仔细地查看着航海图。
“可我们至少应利用这里的地形吧?”尼德又接着说道,“这是一个海岛。岛上有森林,森林里栖居着陆地动物,动物身上都长着排骨和肉,我真想啃他几口。”
托雷斯海峡将新荷兰岛和巴布亚岛(也叫新几内亚岛)分割开来。该海峡不仅因为暗礁密布,而且还由于土著居民经常出没而被视为危险的航道。
“这回,尼德兰说得有道理。”龚赛伊附和道,“我赞成他的建议。先生难道不能征得他的朋友尼摩艇长的同意,把我们送到陆地上去?哪怕只是为了不忘记我们在这颗星球的陆地上行走的习惯也好啊。”
一月四日,穿过珊瑚海域两天以后,我们望见了巴布亚岛的海岸。这时,尼摩艇长告诉我,他打算经由托雷斯海峡驶入印度洋。他就告诉我这么点信息。尼德高兴地看到,这条航线使他逐渐靠近欧洲海域。
“这位艇长怎么就不下令把锚抛到海里,机器开足马力,使出浑身解数来脱离险境?”
我和我的两位伙伴趁此机会,登上了始终不见人影的平台。操舵手的驾驶舱就在我们前面。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尼摩艇长一定是在里面亲自指挥着他的鹦鹉螺号。
“既然潮水足够了!”龚赛伊爽快地回答说。
托雷斯海峡大约宽34法里,但是岛屿、岩礁和岩石星罗棋布,船只进了海峡几乎寸步难行。因此,为了顺利通过海峡,尼摩艇长采取了一切必要的防范措施。鹦鹉螺号漂浮在海面上,以适中的速度前进。它的螺旋桨像鲸鱼的尾巴缓缓地拍打着波涛。
这位加拿大人瞟了龚赛伊一眼,耸了耸肩,以一个海员的身份内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