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海底两万里 > 一 印度洋

一 印度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谁要是请教龚赛伊,那么一定能从这个好小伙子那里获悉,软体动物门分为五纲:第一纲是头足纲,有的有介壳,有的没有介壳。按照它们长的鳃的数目,头足纲软体动物又可分为两鳃和四鳃两科,两鳃科又分为船蛸、鱿鱼和墨鱼三属;而四鳃科只有鹦鹉螺一属。如果经过上述分类,一个脑子僵化的人仍然把长吸盘的船蛸和长触须的鹦鹉螺相混淆,那么就不可饶恕了。

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鹦鹉螺号日夜兼程,二十四小时航行250海里,或者说,以每小时22海里的速度行驶。我们之所以一路上能够辨认各种鱼类,是因为这些鱼受电灯光的吸引奋力追随我们,大多数鱼赶不上鹦鹉螺号的速度,很快就被甩在了后面。然而,有些鱼还是能够在一段时间里追随鹦鹉螺号的左右。

那么,当时一定是一群船蛸在印度洋洋面上浮游。我们估计有好几百条。它们属于印度洋特有的身上长结节的那一类。

按照拉塞佩德分类法,第八十九属第二亚纲硬骨鱼类,其特征是长有鳃骨和鳃膜。我见到过这一属中的鲉鱼,头顶上长着尖刺,只有一个脊鳍。这属鱼按其亚属不同,有的长鳞,有的无鳞。第二亚属的标本有二指鱼,体长三四分米,身上长有黄色条纹,脑袋的模样十分奇特。至于第一亚属,有几个俗称“海蟾蜍”的怪鱼标本。这种大头鱼有的颌窦深凹,有的隆突浮肿,头顶长有尖刺和结节,角丑陋而不规则,身上和尾部布满小茧,被它刺伤十分危险,这真是一种既令人讨厌又令人生畏的鱼。

这种体态优美的软体动物借助它们的唧管吸水和喷水的反作用力来向后游动。它们的八根触须,细长的六根漂浮在水面上,而另外两根则弯成掌状竖起,像风帆一样迎风招展。我清楚地见到了它们的螺旋波纹介壳。居维埃恰如其分地称它们为“雅致的小舟”,真像一叶小舟!船蛸用自己的分泌液营造的介壳,像小舟一样承载着船蛸,而不会粘住它自己的身体。

我没有回答加拿大人。我不想继续争辩下去。其实,命运把我抛弃在鹦鹉螺号上,我心里已经对命运不抱希望。

“先生,那就别问他啦!难道不行吗?”

自从驶离奇林岛以后,鹦鹉螺号总的来说放慢了航行的速度,航向也比较随心所欲,而且还经常潜入很深的水域。操舵手使劲扳动操纵杆,潜艇的尾翼大大倾斜于吃水线。我们一直下潜到两三公里以下的水域,但始终没有潜入真正的印度洋底。就连潜水深度13000米的探测器也没有探到印度洋的最深处。至于深水层的温度,潜艇上的温度计始终指示着零上四度。我注意到,只有浅层海域的水温总低于海面水温。

“不,尼德。还没到时候。”我语气坚决地说道,“就像你们海员常说的,等等再说吧!鹦鹉螺号在接近有人居住的大陆。它会重回欧洲的,就让它把我们带回欧洲去吧。到了我们的欧洲海域,我们再见机行事。再说,我想尼摩艇长也不会准许我们上马拉马尔或哥罗蒙代尔沿岸狩猎。”

一月二十五日,印度洋茫茫一片,既不见船只也看不到岛屿。鹦鹉螺号整个白天都在洋面上航行,功率强大的螺旋桨拍打着海水,溅起了巨大的浪花。它这副模样,人们怎么会不把它当做巨鲸?整个白天四分之三的时间,我一直呆在平台上眺望大海。除了下午四点有一艘长长的汽轮从西边迎面驶来,洋面上空空如也。有片刻时间,我见到了汽轮的桅杆。不过,汽轮不可能看见贴着洋面航行的鹦鹉螺号。我想,这是印度半岛和东方公司往返于锡兰和悉尼之间的班轮,途中停靠乔治王角和墨尔本。

龚赛伊大师在日记中记载的鱼类,我还可以摘录几种:这一带特有的单鼻鲀鱼,如赤背白腹鲀,身上长着三道纵纹;色彩艳丽的电鲀,体长只有七英寸。其他科的标本还有形似蛋的黑褐色卵形鱼,全身布满白色花纹,没有尾巴;堪称海生豪猪的迪奥鲀鱼,全身长满尖刺,肚子一鼓,就成了一只刺球;各大洋都有的海马;长吻海蛾鱼,其展开的胸鳍形似飞翼,虽然不能飞翔,但至少可以腾空飞跃;体形平扁的鸽子鱼,尾部布满了环形鳞片;色彩艳丽的长颌鱼,体长25厘米,肉质鲜美;头部凹凸不平的青色美首鱼;长胸鳍的黑纹鳚,能以惊人的速度在水面上滑行;肉质鲜美的帆鱼,能扬起胸鳍顺流漂泊;造物主用黄、天蓝、金黄和银白等颜色点缀的库尔特鱼,色彩斑斓,艳丽无比;鱼翅如丝的织翼鱼;满身淤泥、会发出响声的杜父鱼;肝脏剧毒的鲂;长着护眼泡的波迪昂鱼;最后是堪称捕虫能手的皱皮鱼,其管状长吻犹如一杆夏斯坡公司和雷明顿公司都设计不出的喷水枪,喷射一滴口水就能杀死一只昆虫。

“船蛸能够自如地离开介壳,”我对龚赛伊说,“但是,它从不离开。”

“我们在驶向文明的陆地,”这天,尼德·兰对我说,“这总要比那个野人多于狍子的巴布亚群岛强!在印度次大陆上有公路、铁路,还有英国人、法国人和印度人居住的城市。五英里以内必定能遇到一个同胞!嗯?难道这不是与尼摩艇长不辞而别的时机?”

下午五点,在热带地区短暂的黄昏来临之前,我和龚赛伊为洋面上出现的奇观赞叹不已。

奇林岛很快就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我们朝着位于西北方向的印度半岛尖角驶去。

这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按照古代人的说法,遇到它会交上好运。亚里士多德、雅典娜、普林和奥波恩都曾研究过这种动物的嗜好,并且为它用尽了希腊和意大利诗篇中最富有诗意的辞藻。他们给它取名“鹦鹉螺”和“庞贝螺”。可是,现代科学并没有认可这两个称谓。因此,这种软体动物现在的学名叫“船蛸”。

二十四日上午,我们在南纬12度5分、东经94度33分见到了长满美丽的椰子树的石珊瑚岛——奇林岛。达尔文先生和费兹·罗瓦船长上过这个岛屿考察。鹦鹉螺号沿着这个荒岛行驶,距离岛屿四周的悬崖峭壁很近。鹦鹉螺号的拖网捕捞到了许多珊瑚虫和棘皮动物,还有一些属于软体动物门的稀奇贝壳。一些珍稀品种又丰富了尼摩艇长的收藏。其中还有一种寄生在贝壳上的星点状珊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