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海底两万里 > 二十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二十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西洋海底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宽120公里的峡谷。如果把勃朗峰搬到这个峡谷来,山峰不会露出海面。这个海底峡谷的东边有一堵高达2000米的峭壁。我们于五月二十八日到达这个峡谷,鹦鹉螺号距离爱尔兰只有150公里。

当我们贴着纽芬兰浅滩的海底航行时,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些长长的钓鱼线,每根线上拴着200来只鱼钩,每条渔船下了十来根钓鱼线。每根钓鱼线的一端拴着一个四爪小锚沉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一端系在一个固定在软木浮标上的浮标索上。鹦鹉螺号不得不灵巧地在由这些钓鱼线织成的海底网络之间穿行。

尼摩艇长会继续北上在大不列颠群岛登陆吗?没有。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它竟然掉头南下,向欧洲海域驶去。在绕祖母绿岛航行时,我一度望见了克利尔角和法斯特内特灯塔。这座灯塔为从格拉斯哥和利物浦驶出的数千条船只指明航道。

“就是如果所有的鱼卵都能孵出鱼来,那么四条雌鳕鱼的卵就足以供应英国、美国和挪威了。”

这时,我的脑子里浮现出一个重要的疑问:鹦鹉螺号有胆量在英吉利海峡航行吗?自从我们重新向陆地靠近以来,尼德·兰又露面了,他不停地问我。怎样回答他呢?尼摩艇长还是不见踪影。让加拿大人瞥见美洲海岸以后,难道他要让我看看法国海岸吗?

美国人并不气馁。这项工程的倡导人勇敢的赛勒斯·菲尔德冒险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财富,发起了一次新的集资活动。这次集资活动随即就获得了成功。又一条海底电缆在更好的条件下被制造了出来。被包裹在古塔橡胶封套里的绝缘导线束外面由包在金属包皮里的织物衬垫保护。一八六六年七月十三日,大东方号再次扬帆起航。

五月二十五日,鹦鹉螺号潜入3836米的深水层,正好是因电缆断裂而导致失败的地方,距离爱尔兰海岸638公里。下午两点,有人发现与欧洲的通讯刚刚中断。负责检修这条电缆的电工们决定先割断电缆,再把它打捞上来。夜里十一点,他们把损坏的那段电缆打捞了上来,把断了的电线连接起来,并编结好电缆以后,重新又把电缆沉到海底。可是,没过几天,电缆又断了,而且没能从大西洋海底再把它打捞上来。

一切进展顺利。然而,又突然发生了意外。在展开电缆时,电工们在多处发现了企图弄坏导线芯而新钉的钉子。安德森船长、职务船员和工程师们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张榜布告,如果罪犯在船上被当场抓获,那么他将不经审判就被扔进大海。从那以后,没有再发现犯罪企图。

第一根电缆于一八五七年和一八五八年间铺设,但在大约传送了400份电报以后就出了故障。一八六三年,工程师们又制造了一根新的电缆,长3400公里,重4500吨,由大东方号轮运载。这次尝试还是失败了。

七月二十三日,有人从爱尔兰给大东方号发电报,告诉它萨多瓦战役以后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签署停战条约的消息。二十七日,大东方号在浓雾中驶抵赫尔斯康顿港。工程圆满结束,年轻的美洲在发给古老的欧洲的第一份电报中致来了富有哲理而又如此费解的贺词:荣耀属于天上的上帝,和平属于地上善良的人们!

“哪一点?”

此时,鹦鹉螺号始终在向南航行。五月三十日,我在右舷望见了位于英格兰端角和锡利群岛之间的地端岬。

“1100万颗鱼卵啊!不过,有一点要说明。”

如果他想驶入英吉利海峡,那么就得径直取道向东。但是,他又没有这么做。

“不数什么了?”

五月十七日,我在距离赫尔斯康顿港大约500海里、离海面28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躺在海底地面上的电缆。龚赛伊因为我事先没有告诉他,还以为是一条巨大的海蛇,并且按照老规矩给它分类。我提醒了这位老实巴交的小伙子。为了安慰他,我给他讲了许多有关铺设海底电缆的特殊知识。

我并不指望看到一条像刚出厂时那样崭新如初的电缆。这条长虫外面覆盖着一层贝壳的碎片、布满了有孔虫类,包裹在一层石质黏糊物里,因此能免受钻孔软体动物的侵扰。它静静地躺在海底避开了汹涌的波涛,处于一种有利于电讯传播的压力之下。电讯从美洲传输到欧洲只需0.32秒。这根电缆的寿命有可能是无限期的,因为据有人观察,古塔橡胶在海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就越坚固。

鹦鹉螺号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取道向东,似乎要沿着铺设电缆的海底高地行驶。经多次探测,这一带的海底地形标注极其精确。

此外,在这个选址合理的海底高地上,电缆永远不会因沉入水里太深而发生断裂。鹦鹉螺号沿着电缆一直来到电缆沉入海底最深的地方,距离海面4431米。即使在这样深的海底,它也没有承受任何拉力。然后,我们就向一八六三年发生海难事故的出事地点驶去。

还好,鹦鹉螺号没有在这片交通繁忙的海域停留很长时间。它向北一直开往北纬42度,而大西洋海底电缆的终端就处于纽芬兰的圣约翰斯和赫尔斯康顿港的同一纬度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