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海底两万里 > 十九 墨西哥湾流

十九 墨西哥湾流(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硬骨鱼中,我记录下了这一带海域特产的花白隆头鱼;虹膜像火光一样闪亮的斯帕尔鱼;一米来长的石首鱼,常常发出轻微的叫声,宽宽的嘴巴里长满了细小的牙齿;我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黑色的中脊索鱼;蓝底金银纹的高丽菲鱼;堪称海洋彩虹的鹦嘴鱼,能与热带最美丽的鸟禽争妍斗丽;三角头的白丛鱼;淡蓝色的无鳞菱形鱼;身上有一个形似希腊字母t的黄色彩带的两栖鱼;万头攒动的小虾虎鱼,全身布满了褐色的斑点;银头、黄尾的双翅鱼;不同种类的鲑鱼;被拉塞佩德视为可爱的终身伴侣的鲻鱼,身体修长,柔光闪烁;最后是美丽的美国高鳍石首鱼,这种鱼身上挂满了各种“勋章”和“绶带”,出没于这个勋章和绶带不受重视的泱泱大国的沿海。

五月十八日白天,确切地说,当鹦鹉螺号位于长岛附近、距离去纽约的航道几海里的海面上航行时,暴风雨降临了。我之所以能够描写这场雷电风雨的肆虐,是因为尼摩艇长出于一种无法解释的任性,不是指挥鹦鹉螺号潜入大海的深水层里躲避风暴,而是停留在海面上与暴风雨抗争。

在这股暖流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地中海里常见的船蛸在这里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在软骨动物中间,最引人注目的是鳐鱼,它们的尾巴纤长,几乎要占体长的三分之一,身体形似菱形,长达25英尺;还有一米来长的小角鲨,大大的脑袋,短短的圆吻,嘴里长着几排尖牙,身上像是覆盖着鱼鳞。

大风是从西南刮来的,先是刮疾风,也就是说,每秒钟15米的风速。到了下午三点时,风速加快到了每秒钟25米。这可是暴风的风速。

这时,湾流的流速是每秒2.25米。它的水流与周围的海水泾渭分明,以至于它那受挤压的流水高出洋面,从而与周围的冷水不是处于相同的水平。此外,它的水色偏深,并且富含盐分,它那靛蓝色的水流和周围绿色的海水界限清楚。两者之间是如此地泾渭分明,以至于鹦鹉螺号驶抵加罗林群岛附近时,它的冲角已经在湾流上劈波斩浪,而它的螺旋桨还在拍击大西洋的水呢!

“尼德,既然无法现在逃跑,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停下不说了,尼摩艇长站了起来。

“先生,”那天,他对我说,“这一切该结束了。我想有一个了结。您的那个尼摩在避开陆地,重新北上。我得跟您说清楚,南极我已经受够了,我可不愿跟他去北极!”

“尼德在想什么,企图做什么,会干些什么,随他的便吧,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找他来的!我也不愿意把他扣在潜艇上啊!至于您嘛,阿罗纳克斯先生,您是那种不说也会明白的人。我再也没有什么要对您说的了。这是您第一次谈论这个问题,但愿也是最后一次。要是再有第二次的话,我连听都不会听。”

可是,天气非常糟糕。这个讨厌的天气绝对不利于加拿大人逃跑计划的实施。我们在靠近风暴经常肆虐的海域,这里是由湾流导致的龙卷风和旋风的故乡。驾着一叶弱不禁风的小舟在经常是波涛汹涌的海域搏击,这无异于白白送死。尼德·兰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因此,他虽然苦受思乡病的极度折磨——而且只有逃离鹦鹉螺号才能治愈——也只能咬紧牙关忍受。

尼摩艇长站在平台上,迎着狂风,岿然不动。他腰间系着一根绳索,以便抵抗迎面扑来的惊涛骇浪。我也拴了一根绳子,顶风而立,为的是欣赏这场暴风雨和这个与暴风雨顽抗的无与伦比的汉子。

“这是因为,”我对他解释说,“湾流的水刚从墨西哥湾流出,现在的温度几乎同人体血液的温度没有什么差异。这股暖流可是保证欧洲海岸四季常春的大暖炉。按照莫里的说法,这股暖流的热能要是能够被充分利用,那么它所提供的热能就可以使像亚马逊河或密苏里河这么多的熔铁流保持在熔点的温度。”

大海波涛汹涌,乌云在海上翻滚,几乎要被波涛溅湿。眼前看不到波谷中的细小浪花,只见烟灰色的长浪,而且后浪推着前浪,一浪高过一浪。鹦鹉螺号时而侧身倒伏,时而像桅杆一样高高耸起,在惊涛骇浪里前后颠簸,左右摇晃,情形极其可怕。

龚赛伊照我的话做了。可是,令他感到惊讶的是,他既没有冷的感觉也没有热的感觉。

五点左右,一场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但并没有平息风浪。飓风像脱缰的野马,以每秒45米,即将近每小时40法里的速度席卷而来。这种速度的飓风能掀翻房屋,将瓦片嵌入木门,刮散铁栅栏,卷走口径24厘米的加农炮。然而,鹦鹉螺号顶住了暴风雨的考验,验证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工程师的话:“结构合理的船体经得起大海的挑战!”这不是一块能被海浪摧毁的坚石,而是一个驯服、灵活,既无索具又无桅樯的钢梭,它能够安然无恙地顶住狂风恶浪。

我退了出来。打那天起,我们的处境变得非常紧张。我把自己和艇长的谈话情况告诉了我的两个同伴。

五月八日,我们横穿湾流,向位于北卡罗来那州附近的哈特拉斯角驶去。这里的湾流宽达75海里,深210米。鹦鹉螺号还在漫无目的地转悠,潜艇上似乎取消了任何监控。我想,在这种条件下逃跑有可能获得成功。的确,在有人居住的海岸,很容易找到栖身之地。海面上,来往于纽约或波士顿和墨西哥湾的汽轮川流不息,双桅纵帆船日夜穿梭在美洲沿海各地之间。我们有希望被它们收留。尽管鹦鹉螺号距离美国海岸还有30海里,但这仍不失为逃跑的有利时机。

“现在,我们明白了。对这个人不能再有什么指望了。”尼德说道,“鹦鹉螺号快驶近长岛了。我们一走了事,管它什么天气呢!”

我还要补充说,夜间,尤其是遇到经常光顾的暴风雨天气时,湾流磷光闪烁的流水堪与我们的舷灯媲美。

这时,天气变得越来越坏,飓风的征兆逐渐显见。天空灰蒙蒙的,还带一点乳白色。天边,拖着长尾巴的卷云后面紧随着滚滚乌云。一些低层云块在飞快地逃离。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翻滚。除了喜欢暴风雨的海燕以外,其他飞鸟已经无影无踪。气压表明显下降,说明空气中湿度极高。在空气中饱和的电离子的作用下,风暴预测管里的混合体正在分解,雷电风雨即将来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