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铃 第十章 身在何处(第4 / 12页)
他语声再次一顿,目光向叶曼青一转,接道:“就在那时候,这位叶姑娘听到了狄扬的呻吟呓语声,循声找来了……”他眼神四边一转,话声突然放低,“这位叶姑娘,也像是为着你来的,她一眼看到梅姑娘,面色就一变,脱口道:‘南宫平,你受了伤么?’她一定猜出了梅姑娘是谁,也以为跟着梅姑娘在一起的一定是你。”
郭玉霞道:“我到了‘慕龙庄’,听到了你的事,心里很是难受,不管你对我怎么样,但你毕竟还是我的师弟,我能不卫护着你么?”她语声既是诚恳又是关心,目中虽然闪动着难测的光芒,但南宫平却未见到。
南宫平不禁又暗叹一声,心头却不知是该觉温暖,抑或是该觉茫然,他极力控制着自己想向叶曼青望一眼的欲望,却又忍不住望了一眼,于是又有两道眼波相遇,南宫平心房一跳,茫然道:“然后呢?”
南宫平黯然一叹,垂下了头,只听郭玉霞接着道:“世上有许多事,本不是凭着一股蛮劲可以得到的,你知道么?”南宫平眉梢一扬,像是想说什么,却始终未曾说出口来。
南宫平长叹一声,心中暗暗庆幸,今日若非有这样一个老江湖在此,事情当真不可预测,目光不禁向那毒蛇一转道:“我并非问你此事,我问你,这究竟……”他手指向梅、叶两人轻轻一点,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那狄兄到哪里去了?”
郭玉霞幽幽叹道:“我终究是个女子,你三哥也是个不会计算的人,若是有你在一起,沿路都有个照应,但是……”
万达自怀中取出一方白布,仔细地裹起那匕首之柄,一面在蛇尸之旁,掘起一道土坑,一面长叹道:“我和这位梅姑娘等待着你,日光渐亮,那位狄朋友的毒势却叫人担心,口中不住发着呓语,身躯也不住挣扎着起来,梅姑娘本想点住他的穴道,但我怕他毒已入血,若是点住穴道,毒聚一处,无法流动,就更加危险。”
南宫平只觉心里甚是难受,默然良久,讷讷道:“大嫂……我想大哥只怕已回到了‘止郊山庄’,小弟我……一等办完了一些事,也要回到‘止郊山庄’去的。”
他语声微顿,轻轻向梅吟雪瞟了一眼,轻轻又道:“我那时本想寻一较为隐僻阴凉之处存身,等你回来,自会呼唤我们,但梅姑娘却执意不肯,她说她曾答应在此地等你,便是等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烂,也不能走开一步。”
万达大喝一声,掌中匕首,疾地掷出,但见银光一闪,蛇首已被匕首钉在地上。
南宫平怔了一怔,立刻朗声道:“即使大嫂没有为我做事,小弟为大嫂尽心,也是应该的。”
直到此刻,万达才算松了口气,南宫平也不禁伸手一抹额上汗珠,但梅吟雪、叶曼青却仍是僵坐在那里,动也不动,方才那一幕惊心动魄的情事,竟像是并非发生在她们身上。
她语声中似已有了哽咽之意,南宫平更是不敢抬头了,垂首应是,只听她突又叹道:“大嫂为你尽了许多心,不知道你肯不肯也为大嫂做三件事?”
南宫平定了定神,只听万达口中喃喃道:“好险……好险……”
郭玉霞微微一笑,却又轻叹道:“你大哥与你四妹走得不知去向,你又始终与我很疏远,老三虽然陪着我,但是他却是个古板方正的人,一天之中,难得和我说一句话,我担心你大哥的去向,再加上忧愁和寂寞……唉!五弟,这些事你是不会知道的。”
南宫平心头一阵温暖,忍不住也轻轻向梅吟雪望了一眼,梅吟雪秋波恰巧望来,两人目光相遇,南宫平心头跳动,口中茫然道:“然后呢?”
南宫平心头既是惭愧,又是感激:“大嫂毕竟是大嫂,我险些错怪了她!”他心中暗暗忖道:“原来她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同门兄弟。”抬起头,郭玉霞的秋波犹在凝注着他,夜色中他忽然觉得他的大哥龙飞实在是个幸福的人。
万达道:“等到黄昏之后,我去弄来一些干粮食水,哪知梅吟雪竟然半点不吃,只是喝了两口冷水,不时焦急地望着你的去路,她口中虽不说,但我自然知道她是为了什么着急,其实我心里何尝不在为你焦虑,天黑后,我又要去寻一些柴木等生火……”
他又自黯然一叹,面上渐渐泛出惭愧之色,郭玉霞凝注着他的面色,缓缓接着道:“所以我为着你,不惜与那任风萍虚伪地周旋,终于骗得了他的解药,又骗得他带我到你被禁的地方,然后偷偷跑去救你,却想不到你已先逃了出来,我替你高兴,又替你发愁,没有解药,依你的脾气,宁愿死了也不愿回去的,所以我就冒险出来追你。”
南宫平只觉一只纤纤玉手,忽然握着了自己的手掌,他心头一震,脚步一退,郭玉霞已将那粒朱红丸药放入他的掌中,轻叹道:“五弟,你办完了事,不要忘了回家去看看你大嫂,假如你看到你的大哥,也不要忘了劝他快些回家。”
南宫平忍不住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目光不敢仰视郭玉霞一眼,是以看不到郭玉霞秋波中得意的神色,一阵微风吹过,将她身上的淡淡香气,吹入南宫平鼻端之中。
万达道:“这青蛇中原并不多见,关外人却畏之如鬼,他们大多唤它为‘布斯马斯忒’,也不知是藏语或是回语,此蛇之毒,无与伦比,咬上一口,瞬息便死,而且其命极长,你方才即使能将它一掌抓死,但它毒牙之中,还是会喷出立刻便能致人于死的毒素来,我真想不到在此地竟会见到这般毒蛇。”
南宫平朗声道:“小弟虽不能沿路照应大嫂,但——”他腾出一手,自怀中取出一方汉玉,垂目放在郭玉霞掌中,“大嫂拿着这方汉玉,无论走到哪里,都可得到小弟家中店铺的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