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自造 > 20.带毒生存、带菌生存、带瘤生存

20.带毒生存、带菌生存、带瘤生存(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结果就是一个纠结的你,躺在沙发上有犯罪感,埋头工作有无意义感。吃饭的时候,吃得快了对不起自己的人生,吃得慢了对不起自己的青春。下班的时候,明明自己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又不好意思走;周末的时候,是去郊游还是去“充电”,睡个懒觉都不踏实。

我本科实习的时候,转到外科病房,有个患结肠癌的中年女性病人就属于这种情况。她愁眉紧锁,常常说着说着,眼泪就和断线的珍珠一样,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带我的老师怎么劝也无济于事。病人说的也有道理:“换谁能放宽了心啊,一想到这瘤子就在身体里待着,吃饭也不香,睡觉也不踏实,每天都在倒计时。”

以他人的话为参照,内心总是变化不定。多少次决心按照歌词中说的那样,“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可是自己偏偏就是没主意,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自己做决定也痛苦,这可如何是好。

但前提是,病人得自己想得通,心态上要保持乐观,心情舒畅,要是整天发愁怎么把身体里的“地雷”彻底消灭,那也活不长。

就现在的网络环境而言,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网民基本上会分成四派:一派主抨击,一派主维护,一派主全面分析、面面俱到,一派坐观“吃瓜”、嬉笑调侃,常常以主抨击派和主维护派的对抗进展到对方开始人格攻击和动机质疑为结局,最后不了了之。

那个脸嘟嘟肥,蛮可爱的女生,变化也太大了。她告诉我,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宽下颌,所以就必须干掉它。

等到她说出名字之后,我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我问她现在开心了没有,她说没有,因为又开始对鼻子不满意了。

过年回家时,逛街遇到了很久没有见到的一个高中女同学,是她先认出的我。但尴尬的是,我当时看她半天,也没从脑海中找到印象。能怪我吗?真不能。她的脸完全是一张标准的网红脸,下颌角没有了,下巴尖尖的。

带下颌生存,多好,我心想,摸了摸自己的下颌角,想想要是切掉的话得多疼。

肿瘤这玩意儿可能是最讨厌的,大家都想能离多远就离多远。但有时候也没办法,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手术没法切了,抗肿瘤的药物也都有毒副作用,想要全歼肿瘤是不可能了。到了这个时候,那也没办法,只能委曲求全,带瘤生存。其实如果控制得好,很多病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病人破涕为笑。

其实,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和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各种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建议犹如蛛丝漫天飞舞,把我们一圈圈缠绕着。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未必是细菌、病毒和肿瘤,可能只是特点而已。

“想到身体里有瘤子活着,就想着是身体里又多了个孩子,没事。你看我,都这个岁数了,身子里不也有个孩子,和我一起待了好几年了嘛。”

打开直播,看到的全是一样的面孔,于是便怀疑爹妈是不是把自己身体的零件生得不标准;打开网页,有“生活的本质便是喝茶”这样的佛系观,也有“躺平得了初一,也躺平不了十五”这样的励志语,还有“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这样的“鸡血帖”,搞得你无所适从,觉得自己的人生观不正确。偏偏那些大V(指身份获认证的微博意见领袖)、博主,语言精妙绝伦,引经据典,妙笔生花,各种论据和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带有标题党的链接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不点进去好奇,点进去就由不得你不动摇。就算你是网络不敏感体,身边也常有口吐莲花的同事,或者好心的大爷大妈,逮着有工夫的时候就渗透,他们说完就忘了,空留下内心一地鸡毛的你。

得亏这个病人旁边住着一位老干部,特会劝:“这个妹妹,我和你说呀,这个肿瘤啊,就和你生孩子是一样的。瘤子哪来的?还不也是你自己的细胞变的。孩子不也是你自个儿的细胞变的,越长越大吗?干吗就想把瘤子都整掉,都是自个儿身上的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