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立体视算法(第1 / 2页)
而猫的两只眼睛就长在同一侧,有交叉视野,这样就能产生立体视。猫逮耗子,要是没有立体视和距离感,耗子就是在跟前,也按不准。
银幕上的影像其实是两个影像,挨得比较近,我们为了便于描述,就把位于我们左边的影像命名为“左影”,当然,另一个就是“右影”。
所以一般来说,食肉动物有立体视,食草动物就没有。
当然,他们顺带还感兴趣的是色盲眼镜是怎么回事,瞪眼看半天的浮凸画怎么看,以及社交媒体上那幅有名的裙子图究竟是蓝黑还是白金。全是医学边缘内容。
如果说,相比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更高端,更加高级的话,毫无疑问,具备立体视的动物在大脑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显然比不具备立体视的动物要更加复杂、更加先进。
神奇吗?了解了原理,也就见怪不怪了。
如果有爱琢磨的人,拿着眼镜,颠倒过来看,左右眼镜片对调(参见图3),那就会发现原来跑向你的小狗,正在远离你。
人之所以可以产生立体视,在于大脑里有个视交叉的结构,两只眼睛后面的视神经(相当于电脑的数据线,负责把信号传到大脑里)在视交叉那里,互相交换神经纤维,这样两只眼中间重叠的视野就能融合,这是立体视的基础。
调整“左影”和“右影”之间的距离(参见图2),就会让我们视线交叉的距离忽远忽近,重叠后的影像朝我们跑来,或者跑开。
好奇的人可能还想知道,是不是动物都有立体视。
反过来,如果左眼看的是“右影”,右眼看的是“左影”,交叉后的视线位于屏幕前面(参见图1)。我们就会感觉小狗在屏幕前面,离我们更近。
开动脑筋想一想,不用做解剖就可以想明白。
如果左眼看的是“左影”,右眼看的是“右影”,两只眼睛的视线一交叉,影像在大脑里融合,我们感知的影像就是位于荧幕后面的。如果是小狗的话,我们就会感觉小狗离我们更远。
像兔子这样的动物,两只眼睛长在两边,各自的视野就没有一丁点交叉的部分,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立体视。兔子吃草,草原里到处都是草,只要瞅准了对上嘴吃就行。兔子要担心的是,不知道哪里会冒出一头狼或狐狸来,所以两边的眼睛各看180度,合起来就是360度无死角,哪里来的天敌都能被发现。
我们戴上偏振光的过滤眼镜,左右眼的镜片是不一样的,一个滤掉水平偏振光,一个滤掉垂直偏振光,这就意味着,“左影”和“右影”只有一个能分别进入左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