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自造 > 07.医学窥镜

07.医学窥镜(第1 / 2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感谢我泡在实验室的那些日日夜夜,还有不计其数的摸索,最终形成了包括核酸、抗原、抗体、细胞因子检测在内的一整套眼内液检测方案。这套方案最终通过医院的科创中心进行成果转化,帮助了三百多家医院的五万名眼病患者寻找病因。

这个阶段看似辛苦,其实幸福,因为总有进步感。不会看的疾病,看得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能帮上级医生查漏补缺,不会做的手术,做得越来越娴熟,病人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再到后来,有了上万台手术的经验,坐在手术台上,便有一种要开始弹钢琴的感觉,听着玻切机有节奏的咔咔声,非常享受那种挥洒自如的畅快感。

眼内液检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就是我给自己做的一件“艺术品”,它还在不停地打磨中,我希望检测的效果可以更好、费用可以更低。

在我看来,医生也是工匠的一种,专门负责修理人体的异常,维护人体的功能。对于人体的构造和运行原理——解剖、组织胚胎、生理病理知识,得努力掌握;对于疾病的表现和诊治方法——内、外、妇、儿、皮、五官等各科,得努力掌握。做眼科医生不仅要“心灵”,还得手巧,所以还得在显微镜下去练习使用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粗细的线在纱布上缝合打结。晚上主动请求跟着资深医生值夜班,来了病人就主动热情地迎上去,查完视力测眼压,然后散瞳查眼底,最后由上级医生把关。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洛阳来的进修医生说用裂隙灯可以看见前部玻璃体,我却怎么也看不见,把我急得不行,我请洛阳医生吃了宫保鸡丁,请他给我传授经验。后来,我做白内障手术的时候,切口不是靠前,就是靠后,总是合适不了,我去屠宰场以五块钱一个猪眼的价格,买了几百个猪眼,一个动作足足练了两天。

进入“艺”的阶段,主要靠的是勇敢和谦卑。所谓勇敢,是因为需要克服心理的障碍,走出舒适区,去面对新的挑战;所谓谦卑,指的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被自以为水平很高的假象所蒙蔽。

但说实话,从第一个阶段走出来,谈何容易。作为一个病人一号难求的专家,无论是生活、工作,都进入了妥妥的舒适区。只要自己愿意,周末拎包出去,轻轻松松地做上几台手术,总能满载而归。而去挑战疑难杂症和创造教科书上都没有的方法,意味着体力和精力上更加巨大的付出,而且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无人尝试的领域,风险和失败的概率必然远远高于成功和幸运。

如果只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治好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充其量只是较好地效仿和重复,时间长了,医生心里并不会产生多么强烈的美感。只有去挑战疑难疾病,改进临床诊治方案,让治不好的病被治好,或者让治病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快捷、高效,提升诊断的正确率和治疗的有效率,医生才能享受到“艺术家”创作了满意作品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还年轻,不愿意早早地就进入退休养老的状态,所以几番挣扎后,我还是决定从遇到的最多的疑难眼病——眼内炎症性疾病——下手。大部分人都知道红眼病,眼睛红红的,眼泪汪汪的,这属于眼表疾病,只是眼睛表面的组织发生炎症,并不影响视力,而眼内发生炎症,则是致盲的。可能一觉睡醒,眼前就一片模糊。

之所以用“艺”字来形容,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像艺术家一样享受到美感。书法家挥毫之后、音乐家演奏之后、舞蹈家表演之后,既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美的感觉,自身也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究其原因,在于创新和升华。如果书法家创作书法作品只是重复地临摹字帖,想来感觉便不会强烈。

眼内发生炎症,最可怕的是诊断错误,而这却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因为从症状上来看,眼表炎症和眼内炎症差不多——眼睛红、怕光,仪器检查的表现也很接近,但是如果错误地诊断了病因的话,治疗不仅无效,甚至很可能火上浇油,加速病变发展。我们常常为了压制住炎症,给患者上激素,但如果眼内的炎症是病毒或细菌、真菌等引起的话,激素会像化肥一样,促进这些微生物的繁殖。这也是眼内炎症性疾病是主要致盲性疾病的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技”的阶段,“技”指的是技术、技能、技巧。

如果用水来比喻的话,这个阶段的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为认识到世上的疑难眼病仍然不计其数,感觉自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因为看到了大海的辽阔无垠,所以可以克服自满的障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前行。

第二个阶段是“艺”的阶段,“艺”指的是艺术。

引起眼内炎症的原因有多少种呢?从大的范围来说,可以说不计其数,地球上的各种微生物,几乎都可以成为病因;从小的范围来说,至少也有近百种常被报道的病因。这些不同病因导致的眼内炎症,就像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一样,个个戴着相似的面具,躲在华夫人身后,等着看唐伯虎点错秋香的笑话。

如果用水来比喻的话,这个阶段的我,处于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微不足道,如同树叶上的露珠,虽然渺小,但心中有光,露珠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让我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去执着地付出。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因为有理想,所以可以克服迷茫和困惑。

要想快速查明病因,得借助实验室手段,传统的方法是取出眼内的液体之后,送去实验室培养。这种方法,一是阳性率低,二是常常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患者的治疗时机容易被耽误。采用分子方法,对眼内病原微生物进行扩增,是一种思路,但眼内可供化验的液体,只有一滴那么多,想同时满足检验的快速性、敏感性和广谱性,是个极大的挑战。

“技”的阶段,主要靠的是勤奋和坚持,别人吃饭的时候我练习,别人睡觉的时候我学习,只有别人娱乐的时候我休息。但在这个阶段中,我并不觉得痛苦,仿佛和升级打怪一样。现在回过头来不好理解为什么自己能做到挑灯夜战,但当时却觉得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