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自造 > 05.蜜糖之网

05.蜜糖之网(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绝大多数糖尿病人其实也都知道“五驾马车”的道理:一是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二是运动,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频率,达到标准体重;三是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用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四是血糖监测,定期测量血糖;五是健康教育,掌握相关的糖尿病常识。但就是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一次又一次破戒。当然,每一次破戒的时候,潜意识里也会提醒自己,下不为例。

同情归同情,该交代的实情,也还是得交代。我板起脸来,很严肃地和他的家人交代,得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

“管住嘴、迈开腿”的大道理,大家都懂,但比这个大道理更大的“理”,就是侥幸心理,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不分人种,普遍存在。

老韩头也自我检讨,爱吃甜的,油炸馒头片蘸蜂蜜是最爱,平时也爱吃西瓜。老伴替他抹眼泪,年轻的时候没好吃的,都省给孩子吃了,老了吃点甜的,还得糖尿病,命咋就那么苦。

炒股的张老师,久战久败,就是不肯撤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不甘心。讨论起炒股亏钱的原因,他说是侥幸心理作祟,因为有疯涨的股票存在,所以他觉得自己买的股票赚了还会继续赚;因为有跌下去的股票被拉起来,他觉得自己买的股票亏了很快就会涨回来。

我告诉老韩头,“糖网”是有惯性的,不是说现在把血糖控制好了,“糖网”就稳定了,就和开车似的,踩了刹车,车还得往前蹿几步,“糖网”也得反复几年。现在把血糖控制好了,是为几年后眼底稳定打基础,要不然这辈子眼睛就没完没了。

我乘胜追击,就得让他害怕了,这病才有希望。

而且,我告诉他们,眼底的毛病,如果没完没了的话,家里有多少钱都得花进去。他儿子女儿赚的辛苦钱,都得往里砸。

才交代这些,老韩头一家的腿就开始哆嗦了。

老韩头一家彻底趴下了,老伴当场表态,这辈子不让他沾甜的。

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五年以上,眼底才开始受到损害。老韩头的孩子们纷纷自责,应该每年给父亲做体检,就不至于耽误得这么严重。

说到炒股,不得不提B博士,一个材料学专业的985、211名校博士,热衷于炒股。常和我说不到三句话,就扯到炒股上。他的换股频率是每天一换,如果股市实现“T+0”(指针对股市买卖“T+1”规则而产生的超短操作技巧)的话,我估计他有可能一天换股一百遍。虽然我内心总感觉换股太频繁似乎不好,但也说不过他,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他和我说国外有高频交易的软件,可以一直赚钱,我颇为震惊,人脑哪里算得过电脑,那全世界的钱还不早晚都被这些高频交易软件赚光了?有一次,去他租的房子那里找他,我被惊到了,墙上挂着一幅白纸,纸上打印着三个大字“股大人”,我问他,“股大人”是不是管股票的神仙,他说是。我又问他,为什么不买个财神爷之类的画像,他说那个可能不准确,得是具体分管股票的才行。于是,我就亲眼看着他在九点半开盘之前,虔诚地向“股大人”作揖,祈求买中的股票大涨。

“新生血管”还能爬到战略高地——小梁网——上去,小梁网就像眼球这座“城市”的地下管道网络,是排水用的,一旦被敌军占领,马上水漫金山。眼球里的水排不出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眼睛的压力就会升高,眼睛胀得慌,而且视神经还会萎缩——青光眼就发生了。

老韩头也坚决表态,绝不贪嘴,再任谁和他说,喝两杯没事,吃两口没事,他都不听。

就算运气好,这些定时炸弹一样的“新生血管”没破,视力还是会下降。因为“新生血管”就像会变身一样,慢慢地就纤维化了,血管变成纤维膜,就像胶水粘在卫生纸上一样,干了就皱缩,视网膜脱离紧跟着就出现了。照相机的底片脱了位,视力还能好得了吗?

身体健康出了异常,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有感觉的,只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等等没准能好。

“糖网”是个麻烦事。眼底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蜘蛛网一样的“新生血管”,这种血管特别薄,好比纸皮包着滚油,极容易破,弯腰低头捡个东西,咳嗽两声,便秘憋气一用力,没准就破了。血管一破,血就流出来了,病人能眼睁睁地看着一道道红色的血线横空出现在眼前,不一会儿,就红霞满天,什么也看不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