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立体视算法(第2 / 2页)
去电影院,花较高的票价买票,便可以看立体电影。
想要立体视观影,第三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视交叉这个结构,两只眼的信息可以形成有效互换,否则单一信息在大脑这个中央处理器中无法有效融合。现实中的视交叉就是相助的贵人、指点的名师,将知与行的那一层窗户纸给你捅开,让行后所得的感悟可以填补知,让知的智慧可以指导行,让知和行可以形成互相补益、互相促进的正向反馈关系。心学集大成者,明代王守仁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起初,王守仁按照格物致知来修行,对着窗外的竹子来“格”,结果“格”得老眼昏花,也没提升知的层次。坐地空“格”,结果“格”空。行是外功,知是内功,内外兼修,方能精进。
只用左眼看,容易看到贪婪和捷径,看不到地上的泥泞;只用右眼看,遍地全是荆棘和沼泽。
立体视这门功夫的最高重,我估计是透视眼——像火眼金睛一样,直穿迷雾,就算对方穿了马甲也能认得出来。
之前,我去给本科生上课,正经的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知识,他们不爱听;好看的视网膜三级神经元亚层结构图,他们不爱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经瞳孔温热疗法和光动力激光治疗,他们不爱学;非得让我和他们说明白,立体电影的原理是什么。
看物体立体的动物能够掌握远近,便于获取食物,有利于维持生命。
估计你也好奇。
看问题立体的人懂得深浅,容易把握分寸,有利于高级生存。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摆在身边的现实问题是立体和丰满的,不只有朝向我们的一面,也有背对我们的一面。看似轻飘飘的纸箱子,也许里面装满了东西,其实很沉,随便去抱,保不齐就闪了腰;看似沉甸甸的金砖,也许就是个金箔,里面是空心的,并不值钱。仅凭第一眼印象,容易受经验主义的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如果不戴眼镜,就一直裸眼这么看着,一会儿头就晕了,眼也花了。
想要立体视观影,第一个必要条件是有两只眼睛,左眼看到外像,右眼看到内里;左眼直观注视,右眼逻辑分析;左眼直接接受信息,右眼充满质疑证伪。老年人容易上当被诈骗,常是因为贪便宜的心理把右眼挡上了,看见比市价便宜一半的鸡蛋,便赶紧掏钱买,生怕错过,拿回家一看是石膏粉做的假鸡蛋。年轻人容易失足深陷,常是因为想走捷径的小心思把右眼挡上了,那些想走捷径的人,最后都走了弯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一开始想赚快钱,他看到赌博扑克牌游戏机很火爆,来钱很快,借了1200块钱跑到成都去买,结果在路上被人骗了,买了一只假金表。经历多次失败后,张勇开始踏实下来,放弃了赚快钱的想法,做起了火锅生意,打磨服务流程的细节,最终才有了市值千亿、连锁店遍布全国的海底捞。歌手李健说:“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只用左眼看,容易看到贪婪和捷径,看不到地上的泥泞;只用右眼看,遍地全是荆棘和沼泽,同样也会让人止步于想象中的困难,一事无成。
工作人员递给你一副薄眼镜,眼看着银幕里那只小狗冲着你就跑过来了,摘掉眼镜一看,银幕上只有带着虚影的模糊小狗,根本就在银幕那个平面上。
想要立体视观影,第二个必要条件是两只眼睛要位于同一侧,需要让两只眼睛看到的视野有交叉范围。左眼看现实,右眼看历史。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里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圣经·旧约》里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词叫“大数据”,历史和书籍中就蕴藏了大数据。现实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历史上基本已有类似的答案,书中已有记载。只用左眼看现下,不用右眼看过往,基本上会把自己的生活变成“预实验”,得不出真正有意义的结果。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都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科学家都得汲取过往前人的经验才能前行得更远,何况我们。将现下发生的事情与过往的大数据比对,你就拥有了强大的“立体视算法”,不易困惑和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