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第1 / 2页)
这本书的很多选题,来自我在各平台的短视频。感谢以王妍和瑞峰为首的短视频团队,比起耀眼的才华,他们对于“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的坚持,是真正难得的价值观,无数次给我能量。
还有人会问,有机会争取升职,但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
感谢读客的华楠老师,许姗姗和洪刚两位老师,感谢他们的“产品力”。十几年前我初入出版行业,就曾学习过读客方法。没想到十几年后有幸作为作者享受到这一方法,心中充满感恩。
我记得以前看过神经学家的一个研究,说理性和感性不是二分法,情绪是人做决策的前提。老话说,心安理得,听从内心,才会“心安”,再理性分析,制定策略,看看具体怎么闯,这是“理得”。
感谢蔡蕾老师和吕婧牵头的品牌团队,是他们的专业负责,让我可以没心没肺地埋头写稿子,什么都不管。
这本小书,如果能在你的“拓展”过程中,帮你提供一点点小策略和小信心,就是我的荣幸了。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不过是在体验更宽广、更深刻的边界。
在我的“拓展”过程中,也常有给我提供策略和信心的人。
这就很值得。
他们是我最亲密的家人,是我非常强大的支持系统,总让我有种“你只管去冲撞,背后有我们”的安全感,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直白地表达过。但这些年,再大的困难,我都觉得还有希望,一定是跟他们于细微处给予我的支持有关。
你也许会问我,这样会不会太不理性。
一身本领,长在了你自己身上。
给我提供策略和信心的,也有我的同事和前辈。
成为管理者,你就有机会牵头做事,直面成败,躲也躲不掉。牵头做事,成长最快。你会接触更复杂的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自然反向推动你生长出新的能力。也许过程充满压力、痛苦,睁眼闭眼全是问题。但是你一定会有理解问题的不同视角,有更广阔的大局观。你会慢慢地发现,探寻到的自己的上限,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
感谢吴晓波老师。想来想去,他对我最为了解,所以第二次请他给我写个推荐序,而他也是二话不说地同意了。创业以后,一直在修炼自己与“不确定感”的相处,在诸如公司战略转型的重大时刻,他给了我充分的“确定感”,始终是我职场中的一盏灯。
我的答案也很粗暴:“先争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