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家之后的放松(第2 / 2页)
下班回家后,我们经常因为一天的工作而备感压力与紧张。我们的身体在受苦,因为我们让它们太辛苦了——我们没能好好地照顾它们。一天的消费,加上我们不良的饮食和工作方式以及过度劳累,身体已经吸收了很多毒素。到家之后,我们或许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状态,想想如何才能释放掉这些压力和毒素。
任何一件家务活都是一次修习这样的觉知与感恩之心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有厨房,有厨灶,有可供烹调、可以滋养我们的食物,因此做饭也成了快乐的源泉。
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这所有的劳作,我们可以享受其中,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以为喜悦应该让人觉得刺激。很多人都分不清喜悦与刺激的差别。但刺激并不等同于喜悦。喜悦让我们获得一种满足感。无论你是坐着、走着、站着还是在工作,当认识到自己当下拥有如此多快乐的条件时,你就会有一种此时此地的满足感。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你可以随时获得快乐的感觉。你可以用自己的正念提醒他人。或许他们也会开始享受做饭和打扫。当我们一起做时,这些劳作会变得更加让人喜悦。
我们很多人都缺乏倾听自己身体的修习。如果想回家,我们首先必须关注自我,注意自己身体和情绪的变化。身体是我们的第一个家。如果不回归自己的身体,我们就无法在这个外部世界里感到安然。
一起打坐足以带给我们快乐。我们打坐时保持全然的觉知,如此则真实处于当下。我们已经回家,我们真正到了。如果在家里预留时间和空间,像这样平和而安静地坐着,你会发现自己将渴望回家。
如果工作繁重且压力很大,自我内部、身体与精神之间的交流可能就会不足。你的身体和意识也许一直努力在向你传递信息,但可能会因为你太忙而没能好好倾听。
做家务也是喜乐
回归我们自己
下班回家后,通常我们只想好好休息一下。我们把家务活看作是更多的工作,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诸如此类,我们已经劳累了一整天,回家后实在不想再做任何其他工作了。但如果我们花点时间来放松自我并恢复精力,获得新的能量,那么这些家务活就不会被看作是增加我们工作的负担和压力,而是可以带给我们喜悦的美好体验。
当你走进梅村时,会看见这样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我已到了,我到家了。”你可以在自己家门口也放这样一块指示牌,作为我们温和的提醒,告诉自己可以不用再追逐其他任何一切。你回家不仅仅是为了睡觉,睡醒了再去上班,也是为了享受与家人或室友在一起的时光,为了恢复精力和滋养自我。下班回家,你可以放慢自己的节奏,并全身心回归自我,陪伴你身边的人。
尽管纯粹地打坐确是美好的体验,但我们也不必为了快乐而去特意打坐。我们可以快乐地拖地。试想一下你没有房子的情况。很多人都没有房子让自己打扫。但是你有。有地板可以让你拖,你应该感到非常快乐。同样,洗衣做饭,打扫清洁,这些都能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
假设你夜里还在加班。你或许想知道:“为什么这么晚我还必须待在这里,而其他人不是出去玩就是在家睡觉?”这样看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会让工作本身变得异常痛苦。长此以往,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变得满腹牢骚且精神萎靡。下班以后,你因为太累所以就直接回家睡觉了。如果你不是一个人住,这种疲惫感还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如果你懂得正念的修习,你就能够把漫长的工作转化为积极的滋养体验。
有的人或许认为:“洗厕所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有厕所洗,这就是人生幸事。当我在越南还是一个小沙弥的时候,我们没有厕所。我住的寺庙有一百号人,没有厕所。但我们就这样生活过来了。寺庙周围有一些小山丘和灌木丛,要解手时我们就跑到山上去。山上没有卫生纸,所以我们只得带上干的香蕉皮,要不然就只能指望到时候能够找到一些树叶了。而在出家前,我们也没有厕所。只有少数富有的人家里才有厕所。其他人都必须跑到稻田里或山上去解决。那时,越南有2500万人口,其中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厕所。有厕所洗这足以让我们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