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曾奇峰的心理课 > 恐惧:请不要恐惧你的恐惧

恐惧:请不要恐惧你的恐惧(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演讲恐惧。

4. 恐惧是喜爱的反向形成。你早年在喜爱他人(养育者)时没有得到恰当回应,所以喜爱本身成了创伤的扳机点。

1. 你潜意识认为当众说话等于当众吃东西(甚至是吃奶),都是嘴巴和舌头的运动,这激活了你的羞愧感。

3. 你投射性地认为,他人会嘲笑你对异性的兴趣。其实是自己嘲笑自己。

2. 你赋予你的语言以攻击甚至毁灭听众的力量,并且会遭到听众对等的报复。有一个人是这样消除了自己的演讲恐惧的:他反复告诉自己,演讲只不过是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而已,别人怎么反应跟我无关。这样的“告诉”,就是在消除赋予语言的攻击性。

不少父母以学习的名义,限定甚至禁止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玩,这就埋下了孩子社交障碍的隐患。对孩子来说,社交应该是最重要的学习。

背叛父母这话说过很多次了,这里需要再解释一下:孩子在任何方面的成长,都有背叛父母、让父母无事可做的“效果”。比如,孩子自己会洗衣做饭了,独自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有了父母不认识的朋友,甚至赚到自己的第一笔钱等,都有“抛弃父母”的意味。如何使孩子不觉得自己的成长是背叛父母?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的建议是:在孩子“抛弃父母”之前,抢先“抛弃孩子”。当然,也不能太抢先。

2. 人活着最大的幸福,来自享受有滋养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带来的幸福感,有可能突破了你潜意识里设置的幸福感的上限。随后超我被激活,自我打压启动,使你用恐惧来回避社交行为。禁欲主义者表面上是禁止感官享乐,本质上却是禁止人际关系带来的愉悦感,因为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吃。

1. 你赋予社交以背叛父母的意义,意思是跟别人在一起就不跟父母在一起了,由此导致的内疚感转变为恐惧。内疚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惩罚,它如影随形,使你无处躲藏。

3. 你赋予孤独以某种优越感,孤独带给你的痛苦体验,可以缓解你不易被觉察的内疚感。同时你鄙视在社交中如鱼得水的人,认为他们轻佻肤浅,浪费光阴。

2. 你的低价值感,跟眼前这个优秀的异性形成反差,使你觉得自己不配。其实有可能对方也觉得配不上你。互相暗恋很多年,后来聚会才互相表白,就是这种情形。低价值感更多与人格层面的自我攻击有关,而与现实成就无关。有一无所有而自信的人,也有功成名就还自卑的人。

3. 你的潜意识夸大了演讲可能给你带来的成功或声誉,然后你被吓着了。

1. 你把跟异性的普通接触赋予性的意义,所以你恐惧。你恐惧的不是异性,而是你的欲望。

4. 你不能觉察到自己一直在寻求周围人的高度关注,所以当你走向讲台,看到自己“梦想成真”的时候,也同时看到了自己对他人的需要。这个需要使你瞬间变得弱小和恐惧。

●社交恐惧。

4. 跟他人的关系,是照见自己内心的镜子,你害怕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和言行中看见真实的自己。

6. 由于对异性的不了解,你可能把异性投射成某种“非人类”甚至“超人类”的生物,这诱发了你的恐惧。比如段子里老和尚吓唬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

5. 恐惧并拒绝社交的人是孤独的。但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孤独,孤独是仍然跟早年的养育者在一起。社交会打扰跟他们在一起的感觉,这个感觉可能是创伤性的,因为创伤才会制造发展的停滞,才会使你留在那个关系中,并幻想着疗愈它。结果却是因为没有新的关系的经验,你并不会被疗愈。

5. 你曾经被禁止跟异性接触,这些禁止变成了你的超我的一部分,而且你的潜意识并不知道,这些禁止已经被解除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