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请不要恐惧你的恐惧(第1 / 2页)
2. 你的低价值感,跟眼前这个优秀的异性形成反差,使你觉得自己不配。其实有可能对方也觉得配不上你。互相暗恋很多年,后来聚会才互相表白,就是这种情形。低价值感更多与人格层面的自我攻击有关,而与现实成就无关。有一无所有而自信的人,也有功成名就还自卑的人。
3. 你投射性地认为,他人会嘲笑你对异性的兴趣。其实是自己嘲笑自己。
4. 恐惧是喜爱的反向形成。你早年在喜爱他人(养育者)时没有得到恰当回应,所以喜爱本身成了创伤的扳机点。
5. 你曾经被禁止跟异性接触,这些禁止变成了你的超我的一部分,而且你的潜意识并不知道,这些禁止已经被解除了。
6. 由于对异性的不了解,你可能把异性投射成某种“非人类”甚至“超人类”的生物,这诱发了你的恐惧。比如段子里老和尚吓唬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人类三大基本负性情感体验。恐惧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它还可以被理解为身处危险情况下的无助感。有“援兵”的时候是不会恐惧的,这就叫有恃无恐。下面我们说一说常见的恐惧和相应的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解释。
●权威恐惧。
有以下原因:
1. 你把强大投射给了你认为的所谓权威,把弱小留给了自己。其实,权威并没有你投射的那么强大。
2. 还是投射:你把攻击权威的冲动投射到了权威身上,所以你感觉到的是权威要攻击你。
●社交恐惧。
1. 你赋予社交以背叛父母的意义,意思是跟别人在一起就不跟父母在一起了,由此导致的内疚感转变为恐惧。内疚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惩罚,它如影随形,使你无处躲藏。
背叛父母这话说过很多次了,这里需要再解释一下:孩子在任何方面的成长,都有背叛父母、让父母无事可做的“效果”。比如,孩子自己会洗衣做饭了,独自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有了父母不认识的朋友,甚至赚到自己的第一笔钱等,都有“抛弃父母”的意味。如何使孩子不觉得自己的成长是背叛父母?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的建议是:在孩子“抛弃父母”之前,抢先“抛弃孩子”。当然,也不能太抢先。
不少父母以学习的名义,限定甚至禁止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玩,这就埋下了孩子社交障碍的隐患。对孩子来说,社交应该是最重要的学习。
3. 从恐惧的起源来说,你可能是把早年对父母或其他人的恐惧转移到了权威身上。你所恐惧的权威可能对你的恐惧感到莫名其妙:我又没对你做什么,你怕我干啥?
4. 你用恐惧“保护”权威。当年那个让你恐惧的人,可能他自己内心是恐惧的,外强中干。你感觉到了他内在的弱小,你就代替他恐惧以表示你爱他。这个“保护”现在转移到了权威身上。
5. 隐性权威恐惧。你感受不到恐惧,你用专门攻击权威来掩盖自己的恐惧。
●异性恐惧。
1. 你把跟异性的普通接触赋予性的意义,所以你恐惧。你恐惧的不是异性,而是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