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曾奇峰的心理课 > 安全感:回溯你的童年经历

安全感:回溯你的童年经历(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1. 你父母或祖父母当年如果辞职就会饿死(这部分是事实),你对此感到害怕。

2. 你觉得离开这个机构,就是跟父母决裂(老板父母化)。

3. 你觉得离开这个机构的自由,等于无限自由,包括堕落。

4. 机构内的制度,被你误解为法律,你离开等于违法。

你无法过一种没有指令的生活,因为那会让你觉得很不安。

还有一个关于边界的例子。一位年轻女性告诉我,她每次住酒店退房前收拾行李,都要比别人慢很多,总担心在房间里落下什么东西,而且不管怎么反复检查,经常还是会落下什么东西没带走。

我解释说:花更多的时间收拾行李,也许是你的潜意识分不清楚哪些东西是你的,哪些东西是酒店的。说不定你认为房间的浴缸是你的,你想拆了带走,而且,你可能也觉得酒店就是自己的家,你在家里落下几件东西,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问:这样解释对她有作用吗?回答:暂时没有。因为确立自我边界在哪里实在太难了,需要很多很多这样的解释。

所以关于投射,要随时随地觉察,多解释几次或几十次。我自己也经常搞不清楚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自己投射给别人的,以及哪些东西就是别人的。

安全感与毁灭性幻想。有一位年轻男性告诉我,他不太敢上街,因为他怕别的男的打他,尤其是看到一群跟他年龄相仿的男性时,特别害怕。我说,你是不是见到男的就想揍他,看到一群男的就想揍他们,但你的现实感又知道打不赢那么多人?

集体潜意识的表现。人类在原始社会,处境是非常不安全的。随着人类“慢慢长大”,安全感越来越强。但有一部分人,不仅在今生今世退行到婴儿期,而且在进化的历程上退行到人类“小时候”,去感受那时人类的胆怯不安。

这是荣格所谓集体潜意识变成了个体的症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许是读读人类科技史,尤其是医学史,看看到目前为止人类这个物种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这次干预效果很明显,一周之后,他明显觉得出门的安全感增加了,看到单个年轻男性甚至有一种“我不揍你算便宜了你”的居高临下的感觉,但对一群男性还是恐惧,只是比以前轻一些了。到这里只是解决了他的投射,他还存在对自己毁灭性力量的夸大这个问题。

我说:你不上街,也许政府应该给你颁发一个社会治安奖,因为你觉得自己破坏性极大,你一上街就会让很多人横尸街头。他听了哈哈大笑,看起来放松了一点。

一句话总结:潜意识夸大自己的毁灭性能力,会导致自己的安全感降低。自恋性地认为自己是全世界人民都要伤害的对象,也导致安全感降低。这些神经症性的被害观念,跟精神病性的被害妄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可以通过讲道理让来访者说明白,后者因为缺乏现实检验而永远说不明白,几乎只能靠药物治疗。

安全感与自恋。当你自恋地认为自己有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你的现实检验能力打压你的这种自恋,这样的内心冲突也会使安全感降低。简单地说,以婴儿心态活在成人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感觉到安全。

活在当下与安全感。活在当下意味着你对现实的感受和判断没有被过去“污染”,没有被幻想扭曲,也没有被同样是幻想出来的未来“恐吓”。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该有能力应对常态下的一切。比如一个人在某机构待着不舒服想辞职,最大的不安全感不是来自辞职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