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清钱王1:草根的进阶 > 第十三章 唐炯出重拳反受其害 王炽谋计策抢占商机

第十三章 唐炯出重拳反受其害 王炽谋计策抢占商机(第1 / 1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炽道:“最少也要有一万两。”

唐炯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如何再添一把火?”

席茂之眉头一蹙,沉默了。一万两银子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多谢唐大人,王四在此代昆明百姓拜谢大人救援之恩!”王炽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后,又道:“大人,事已至此,恰如覆水难收,已无法挽回了。现如今祥和号与山西会馆被查封,两家所有的业务中断,洋人一定会有动作,开辟自己的贸易渠道,重新布局业务。你索性再添他一把火,让洋人也没办法做生意。”

王炽道:“如此便好了,在下祝唐大人马到功成!”

唐炯也不例外。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查封祥和号和山西会馆,跟洋人在暗中较劲儿,却从不曾想过去动他们的产业。

从公馆出来后,王炽便与王择誉告别,一路上往客栈赶,边闷头走路,边在心里盘算着。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后,其快速增长的经济、研究和制造出来的现代化工业产品,令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以及大清百姓啧啧称奇,继而产生一种崇拜和敬畏的心理。这种心理虽谈不上崇洋媚外,但在潜意识里每个人都会仰望强者。

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各方势力纷纷出手,一旦洋人的制茶工厂被查封,这场较量就会愈演愈烈,重庆必然会乱,且乱的时间不会很短。最为重要的是,在祥和号、山西会馆和洋人的贸易终止的期间,重庆的市场几乎是空白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无论投多少资本下去,估计一时半会儿都填不满。

王择誉似乎有些坐不住了,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怔怔地看着唐炯。而唐炯行了一礼后,却似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认认真真地道:“王兄弟索性帮人帮到底,再帮我等谋划一下,该以何由头查封洋人的制茶工厂,查封之后又当如何善后?”

王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鞠躬搞得有些手足无措,这世上只有民向官磕头的份儿,官向民施礼却是极其少见。他没想到唐炯居然如此直率,连忙拱手朝唐炯亦施了一礼。

王炽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下以为,不妨以威胁祥和号等商户、巧取豪夺为由,控告其参与不正当竞争。至于善后事宜,大人无须担心,到时洋人会出手,朝廷定也会派专员出面。只要洋人的工厂解封,你也就可以找个台阶下,解封了祥和号和山西会馆。”

唐炯站了起来,突然朝着王炽鞠了一躬:“你比我想得深、想得远,唐某拜谢!”

王择誉笑道:“妙计啊!”

唐炯以胆色著称,敢说敢为,可听了王炽的话后,他的脸色也不由得变了一变。

机会就在眼前,甚至可以说是百年不遇,可王炽却犯愁了。他从昆明出来后,除去这段时间的花销,现在身上只剩八百两银子,这些银子若是在平时,做些小本买卖足够了,而现在他面对的是一片海,区区八百两砸下去,恐怕连涟漪都看不到。要如何筹集一笔银子,来做这一票大生意呢?王炽一路走一路想,一直走到了客栈,也没想出办法来,因与席茂之等三兄弟商量对策。

此话一落,胆子本就不大的王择誉吓得身子抖了一抖,不可思议地看了眼王炽,然后把目光转向唐炯。

席茂之问道:“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需要多少本金?”

王炽道:“把俄国人的制茶工厂一并查封了。”

“凭你查封了祥和号和山西会馆。”王炽看着唐炯道,“在下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从在下的角度来看,官府查除贪腐、犯罪,百姓自然是支持的。可如果你拔掉了毒瘤,却给了外国人可乘之机,让他们来占领中国的市场,究竟是利是弊?更何况眼下西方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祥和号、山西会馆在重庆消失,洋人一定会占领这块市场,真到了那时候,老百姓就会痛恨你们,甚至会骂你们这些当官的才是真正的卖国求荣。在下这话是说得重了些,可都是实理,眼下你已走到了风口浪尖上,不得不走这一步。”

唐炯想了一想,道:“洋人强势,且有洋枪队护着,若是发生冲突,就大大的不妙了,须有重兵方能压得住他们。王大人,可有办法调用重庆的兵力?”

唐炯没有说话,蹙着刀眉沉默着。王择誉战战兢兢地道:“可我们凭什么去动洋人?”

清朝的知府并无兵权,王择誉自然也调不动军队,可这事情发生在他管辖的地区,却是不好推托,只得应承道:“我找团练长商量去,调用一千乡勇应无问题。”

王炽看着两位地方长官那吃惊的脸,不由得笑了:“两位大人,天下之人,生而平等。不管我们是大清的老百姓,还是那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都是爹娘所生,只长了两条胳膊两条腿,为何你敢封祥和号、山西会馆,一说要去动洋人却露出这等神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