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别把脖子伸过去(第2 / 3页)
这高才生得意极了!四处秀他的成绩单。“看吧!从来不给A的老师,也给了我A。”
这种“以德报怨”式的做法,被报的人一定高兴。高才生八成会说:“其实老师非常认真,只是严格,不随便给分数,如今我拿了A,更证明老师‘棒!’”
学期结束,成绩单发下来,他果然得A。
为什么看来同样性质的做法,有这么不同的感觉?
果然,没几堂课下来,那老师就对他刮目相看,上课时常把他叫起来问问题,在走廊上遇到,还主动跟他打招呼。
好,故事说完了。我没有给答案,因为我不知道答案,美国大学对入学资料是严格保密的,没人能知道,这位高才生也一辈子不会知道自己全军覆没的原因。
道理很简单,举个例子,今天你是网赛评审,心里偏向B选手,A打出的球明明在界内,你都判“出界”。幸亏有计算机录像,在A抗议之后,你不得不改判,还A一个公道。
四月初,一封封学校的录取通知寄到,高才生兴奋万分地打开,几乎跳出喉咙的心脏,每看一封信就落下一截,最后掉进了冰水。原想来个全垒打的他,居然全部落空,连用来垫背的学校都对他说了“抱歉”。
比赛结束,如果A当着千万观众的面,对你深深一鞠躬,观众会怎么反应?(只怕笑出来。)你又会怎么感觉?
照美国大学的规定,推荐函必须直接由学校寄去,而不能交给学生转寄。那老师也真快,才隔两天,就主动对高才生说:“各校的信都发出了!”
因为是不得不给高才生A的“输家”,请得意扬扬,拿到最高分的“赢家”写。
他还是没退选,因为他不信邪,信自己的实力。
A是捧你,还是损你?
果然,那老师听到他的请求,高兴地叫了起来,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你要请我写?能有这份荣幸,真是太好了!”
没错!A好像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可是,以德报怨,被报的滋味不见得都好哇!
开始申请学校,要寄推荐函了,高才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凶悍的老师。他心想:听说过去没有学生敢请那老师写推荐函,而我在他班上拿到A,他当然最欣赏我,我如果找他,搞不好他还会受宠若惊地极力推荐。
今天如果反过来,学校请学生作教师评鉴(美国很多学校这么做问卷调查)。那老师特别请这高才生评评自己:“来!你原先不是认为我很凶悍,从不给A吗?现在如何?你发表一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