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波斯战火(第2 / 2页)
<a href="#A_68">注释</a>“征服者”西庇阿,罗马共和国最伟大的军事英雄,曾经打败了伟大的汉尼拔,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a href="#A_69">注释</a>在战胜波斯人之后,希拉克略起初采用了“国王的国王”这一头衔,但随即就换成了口吻更加谦逊的“Basileus”。
希拉克略恢复了帝国曾经的荣光,至少从表面上看,帝国恢复了古代世界的传统。一位希腊或意大利的旅行者能够从直布罗陀海峡穿越北非和埃及,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全程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不同的地域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些城市已经逐渐罗马化,选择帝国的希腊语作为自己的语言,文化也在全面步入希腊化时代。大部分城镇都有着类似的规划格局,分布着华丽的公共浴室,能够洗去旅途疲惫的尘埃,导水渠和竞技场星罗棋布。生活或许依然存在混乱和不安的景象,但相较强大的罗马军团第一次踏足此地、留下建筑痕迹的时候,情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然而,重要的变化也同样存在。甚至在学术圈内,也很少有人现在依然使用两种语言。拉丁语如今被广泛认为不适用于极端复杂的论辩,尤其是神学论辩,数个世纪以来,拉丁语已经在东罗马逐渐消失。如果西方的官员来到拜占庭办理公务,必须使用当地希腊语的常用语手册作为辅助,但东罗马一方却不会这样做。文化的差异只是单向地发展,虽然希腊的思想依然传播到西方,但在东罗马,拉丁语的经典,包括维吉尔、贺拉斯和西塞罗的著作却无人翻译,鲜有人知。到了希拉克略的时代,很少有人能懂得书写帝国法律的古代语言,皇帝醉心于军事成就,对其他事情则不甚关注,因此彻底抛却了古老拉丁文化的束缚。希腊语如今是帝国的官方语言,甚至帝国的名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奥古斯都到希拉克略的每一任皇帝都被尊为恺撒和奥古斯都,但在此之后的他们统一被称为“巴西琉斯”——希腊语中对皇帝的称呼。<a href="#B_69" id="A_69">[注]</a>抛弃过去是非常惊人的举措,但却显然有些为时过晚。拜占庭帝国如今已全面希腊化,在一代人之内古老的帝国语言便彻底灭绝了。
公元630年的春天,希拉克略启程去耶路撒冷朝圣,赤脚走向君士坦丁的圣墓教堂,将真十字架归还圣城。他在人民的欢呼声中感到春风得意,但不久他便发现他对波斯的胜利也带来了熟悉的阴影——宗教纠纷。叙利亚和埃及自始至终都坚持基督一性论,重新归入帝国版图也导致了不同派别的纠纷卷土重来,并伴随着复仇的怒火。这样的事态对于可能出现的下一次入侵而言自然是非常可怕的弱点,但当涉及信仰问题时,甚至是波斯的征服者也无力迫使他顽固而追求自由的臣民妥协屈服。
帝国已经在同波斯的战争中元气大伤,有超过20万人死于战火,如今帝国再一次因为内部纷争而濒临分裂。尽管已经取得胜利,但那些繁荣富足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太多城市遭到洗劫,农田被烧毁,农民的日常生活亟待恢复。或许经过一段漫长的稳定时期,商人和工人会逐渐开始恢复贸易,繁荣也将重现,但波斯和拜占庭之间漫长、艰苦的战争已经导致两个帝国两败俱伤。希拉克略的伟大胜利付出的代价是帝国逐渐衰颓、脆弱,唯一的安慰便是波斯的情况显然更加水深火热。然而622年,正是希拉克略开始他伟大战役的那一年,一个相比波斯而言更加掠夺成性的新敌人已经诞生。
<a href="#A_62">注释</a>从远东运来的丝绸十分昂贵,并且路程遥远,但幸运的是,拜占庭的两位僧侣发现了桑蚕生长发育的秘密,并且计划从中国走私一批桑蚕。查士丁尼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在都城大批种植桑树,为桑蚕提供食物,拜占庭帝国利润最为丰厚的产业就此诞生。
在与波斯的战争中,拜占庭一直以来保有的优势便是对海洋的控制权,希拉克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这项优势。他选择在伊苏斯登陆发动了一次奇袭,该地区也是将近一千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彻底击败早期波斯帝国的地点。这次战役可谓是破釜沉舟的一战。希拉克略很清楚,如果他失败了,帝国便会彻底毁灭,不过他已经有了牺牲一切的勇气,他甚至带上了他怀孕的妻子玛蒂娜。波斯军此次派出的是他们最为著名的将领,曾经征服过埃及,但军事经验不够丰富,曾经是希拉克略的手下败将。波斯军很快在拜占庭军的冲击下溃败、乱作一团,据当时所记载的说法是,“好像一群山羊”。拜占庭军的士气一路高涨。波斯人毕竟并非不可战胜。
当军队在卡帕多西亚过冬时,希拉克略用自己的精神鼓舞全军上下,每日组织士兵进行日常训练,并不断为他们灌输坚定的信念。他告诉士兵们,他们是受尊敬的勇士,为了真理而与异教徒作战,这些异教罪人烧毁他们的庄稼,杀死他们的孩子,侮辱他们的妻子。而即将到来的春天就是报仇的良机。重新复兴的拜占庭军进入到今日的阿塞拜疆,也就是波斯琐罗亚斯德拜火教的中心地带,选择向耶路撒冷发起复仇之战,烧毁火神庙,洗劫了琐罗亚斯德的诞生地。
波斯国王库斯劳二世对此感到恐慌,但从这个春天开始,他的心中开始酝酿全新的计划。波斯帝国疆域广阔,如今希拉克略已经深入波斯腹地,比之前的任何一位罗马指挥官都前进得更远。拜占庭军队人数众多,并且远离家园,很难维持及时的战争供应,或许国王可以利用这一点作为自身的优势。库斯劳二世集结了一支5万人的精锐部队,任命一位名为沙欣的将军带兵,命令他彻底摧毁希拉克略的力量,并且警告他失败的代价就是他的性命。库斯劳二世十分肯定拜占庭军一定会被牵制,于是便联络了蛮族阿瓦尔人,请他们在对君士坦丁堡发动的进攻中提供支援。
希拉克略如今正面临着他整个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抉择。如果他选择紧急返回、保卫都城,就会失去赢得整场战争的最佳时机,使过去4年来所有努力的心血全部付诸东流。另一方面,假如他原地不动,君士坦丁堡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想到的解决方法是将整个大军分为三路,一路紧急返回,保卫君士坦丁堡;第二路交由自己的兄弟狄奥多尔率领,与沙欣奋力作战;最后一路,也是人数最少的一路,由他本人亲自率领,控制住亚美尼亚与高加索山脉,对防守薄弱的波斯本土发动袭击。
希拉克略对君士坦丁堡的防御措施信心十足,为了鼓舞君士坦丁堡守军的士气,他的信件像雪片一般飞来,巨细无遗地讲述他成功抵御敌军的每一个细节。有了皇帝的来信,知道皇帝并没有放任人民自生自灭,尽管城墙外面就是8万蛮族大军蠢蠢欲动,拜占庭守军仍然士气高昂。城内的每一名居民都欢欣鼓舞,轮流出力守城,或是为守城的士兵提供物质支援,每一天,牧首都要在城墙上巡视一周,手中高高举起一幅城市守护神圣母马利亚的圣像,就好像圣母的低语能够将恐惧传进那些蛮族的内心之中。<a href="#B_65" id="A_65">[注]</a>
<a href="#A_63">注释</a>在完成对意大利的征服之后,查士丁尼年迈的指挥官纳尔西斯被召回,但这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查士丁尼继承人的妻子对这位年过九旬的宦官大加嘲讽,赠给他一支金制的纺纱杆,并附上一封免职文书。“因为你甚至算不上一个正常男人,”这封信写道,“去和女人们一起纺纱织布吧。”纳尔西斯勤勤恳恳地为帝国奉献一生,他被这封侮辱性的信件激怒了,愤怒地说:“他想要同她结婚,而这场婚姻必定是她终生都难以逃脱的枷锁。”纳尔西斯打算在那不勒斯正式退休,他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怀恨在心,因此邀请伦巴第人“长胡子”进入了意大利领土。整个半岛直到19世纪的意大利统一时期才最终得以重新统一。
<a href="#A_64">注释</a>圣十字架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在圣地发现,基督教普遍认为它就是曾钉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a href="#A_65">注释</a>这种圣母像被命名为“赫德戈利亚”,是拜占庭最为神圣的圣物之一。人们普遍认为画像由圣路加本人所作,5世纪时被带回君士坦丁堡,珍藏在专门为之建造的修道院中。
<a href="#A_66">注释</a>沙欣在此次战役后被迫自杀,以逃避君主的滔天怒火,但库斯劳二世将其尸体用盐封存,并运回都城。当到达都城时,他用鞭子鞭笞尸体,直到尸体面目全非。
<a href="#A_67">注释</a>库斯劳二世的行动完全于事无补。在一次战役之后,他送给打败仗的将军一条女人的裙子,这一举动几乎立刻便燃起了反叛的火苗。
似乎这座城市真的蒙受了神圣的庇护。日复一日,攻城机对城墙的猛攻毫无作用,进攻一方开始产生了紧张的气氛,也影响到了蛮族和波斯之间的联盟关系。当消息称希拉克略的兄弟狄奥多尔率领的拜占庭军与沙欣的军队狭路相逢,拜占庭大获全胜时,阿瓦尔人沮丧万分,选择了放弃进攻。<a href="#B_66" id="A_66">[注]</a>他们强大的攻城机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的波斯盟军也束手无策,每一次精心策划的进攻都被一一瓦解。这座城市好像真的受到了神圣的庇护,因此坚不可摧。阿瓦尔人扔下了武器装备,离开了这受诅咒的城墙,在狼狈撤离的过程中烧毁了几座教堂以宣泄愤怒。
波斯军好像一夜之间就陷入了彻底的溃败。几年之前,他们还在攻占君士坦丁堡的边缘,如今他们的军队却溃不成军,不得不全面撤退。在尼尼微古城外,他们发起了最后一次绝望的进攻,打算阻拦希拉克略,但在一场持续11小时的血腥战斗之后,皇帝彻底歼灭了波斯军队,同时在一对一的决斗中杀死了波斯指挥官。
这场战役之后对泰西封的疯狂洗劫彻底为整场战争画上了句号。希拉克略的军队掠取了不计其数的珍宝,因为数量过于巨大,无法完全携带,许多珍宝被付之一炬。库斯劳二世被迫征用妇女儿童作为自己的守卫,但如今他已经因为这场毁灭性的灾难受到所有波斯人的斥责,根本没有人愿意为他出战。<a href="#B_67" id="A_67">[注]</a>波斯人愤怒的矛头转向了他们的国王,军队和民众同时发起了叛乱,他们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库斯劳二世被迫躲进了不祥的黑暗之塔,在那里他储存了足够的食物和水,能够在漫长的时间里品味失败的痛苦。当他忍受不了这一切,被带出塔外时,被迫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在他面前被处死。当他的最后一个后代也被处死之后,这位国王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他被弓箭射穿,在漫长的痛苦中死去。
这场战争摧毁了波斯的势力,新国王沙赫尔瓦拉兹立即向拜占庭求和,贡献出全部占领的土地,并且释放所有俘虏,将真十字架归还拜占庭。为了做出最终的投降姿态,他甚至请拜占庭皇帝做自己儿子的监护人。希拉克略瞬间收复了在漫长年月里丧失的国土。与波斯长年累月的争斗画上了句号,拜占庭帝国从此摆脱了大敌的阴影。
元老院对他们光辉伟大的皇帝致以狂热的赞美,为他献上“西庇阿”的封号,当他胜利归来,接近都城时,发现全城的人民都蜂拥而出,热烈地迎接皇帝班师,他们挥舞着橄榄枝,欢呼雀跃。<a href="#B_68" id="A_68">[注]</a>人民高唱着赞美诗,将皇帝抬进城内,随之进入金色城门的是真十字架,漫长的队伍中甚至还有首次在拜占庭出现的一头大象。在进入圣索非亚大教堂之后,人民目睹着他们得胜归来的皇帝高举起十字架,放在高高的祭坛上方。自希拉克略离开君士坦丁堡,已经整整过去了6年时间,但如今他载誉归来,重新坐上了最高的宝座。他将帝国从灭亡的边缘拯救出来,击溃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真十字架被重新放入神龛,皇帝的大敌已经彻底溃败。毋庸置疑,这是新时代到来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