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卷 时光荏苒(一)(第1 / 4页)
“10年前还在操心恋爱呢,房子是什么?父母养老是什么?不知道。”
晚饭后,大家觉得不尽兴,想再找个地方继续喝茶聊天,20人打了几辆的士,在市中心无头苍蝇般转了好几圈,最后跑到一家卡拉OK歌厅开了一间大包间。
殷岚笑着打趣,念出了一句歌名,“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沙发上几个女生一起点头,卓箐箐以眼神示意她们继续说下去,李清补充,“我爸妈住我家附近,但他们没帮我带孩子,他们退休后活动很多,跳舞、写大字,忙的不得了,我周末去见他们还要提前预约。”
“毕业时不觉得,就想去大公司,现在才知道高校的优越性,时间自由,工作稳定。”
卓箐箐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我公婆和父母都去过美国,我公婆喜欢美国,要求也高,下班后要陪看电视、陪聊陪八卦,周末要出去见朋友玩儿;我爸妈不喜欢美国,凡事闷在心里,我必须战战兢兢地猜他们的心情,千恩百谢他们来帮忙。”
“窗外一大片草地,窗台上好几盆花,一进李清办公室就觉得心旷神怡。”
卓箐箐发完牢骚,又补了一句,“语言不通,纽约又没有别的亲戚朋友,也不怪他们。怪我,当年出国的时候,没想到这些问题。”
留京女生轻描淡写,“不然怎么办,吵也吵了,打也打了,没用。我后来想开了,就当我一个人带孩子,他回北京搭把手就当我赚到了,不在北京就娘俩过,这么想,日子就能过下去了。”
卓箐箐感慨,“那你一个人带儿子啊,太辛苦了。”
李清接话,“你一个人带啊?你爸妈没去帮你?”
319一位在北京读研后留京的女生接话,“我老公两年前就开公司创业了,吹的天花乱坠,其实不挣钱,我觉得他创业的一半缘由是想照顾父母,他在他老家城市开了家公司,两边跑,大半时间不在北京。”
留京女生摇摇头,“我爸妈不喜欢北京,所以请了个阿姨。想想我们也挺幸运的,10年前留北京上海,咬咬牙还能解决房子的问题,房子解决了,其他的压力就小多了。现在的毕业生压根就没法留京了,房价太离谱。”
李清上午刚带同学们参观完她的办公室,几个女生一起附和,
几位女生同时笑起来,
李清对她的现况颇为满意,“读在职博士生的时候生了儿子,拿到博士学位后评上了副高的职称,做为土博士,职称也就到顶了,所以我现在除了系里要求的课时,自己的科研比较随意了,感兴趣的课题就认真做,不感兴趣就少做点,半养老状态。”
“毕业时谁想的到这些啊!”
没人唱歌,男女生分坐两边,男生们喝着啤酒胡吹海侃,女生们围坐在角落里的沙发上,磕着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318一位女生笑起来,“才毕业十年,大家就聊起养老了。刚才饭桌上,男生们可都是雄心壮志,个个在讨论开公司、创业。”
殷岚连连点头,“我们单位集资最后一批福利房的时候,我爸妈给了我首付。生了女儿后,我让爸妈来帮忙,我妈说在我家附近再买一套小房子,他们单独住,我爸舍不得,幸亏我妈有魄力,拿出一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套,不然现在压根买不起了。”
殷岚不无羡慕地重复李清刚才的话,“工作灵活度大,进可攻退可守,进可拼科研,退可半退休……”
卓箐箐问出了她心心念念的疑惑,“你们都是父母或公婆来帮忙带孩子,将来住一起或是住一个城市吗?”
当年签约去诺基亚的女生十分感慨,“以前只觉得留校工资不高,可现在看李清,学校福利房便宜,孩子上学省心,附小附中都是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