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卷 时光荏苒(一)(第3 / 4页)
两人谢过师妹们,在水房、阳台都转了一圈。殷岚不住感慨,“以前水房没有洗衣机,现在好几台洗衣机。”
卓箐箐不相信,“团支书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你工作非常拼命。”
宿舍里的床、书桌都换了,格局布置也和当年截然不同,卓箐箐和殷岚又从南北两个窗口向外张望了一会儿,一切都显得熟悉又陌生——南窗对面还是熟悉的男生楼,北窗后的草坪上小树丛长高了很多。
故地重游,人事皆非。
殷岚提起宿舍里没到的另三位,“我来之前和老大、小四联系了,老大说她年年回来过年,这次就不回来了,小四工作忙走不开,我没有梅若寒的联系方式,你有吗?”
卓箐箐认真想了想,“不干,太苦了。毕业后的头十年,真的太辛苦了,不想再来一次了。”
卓箐箐沉默了一下,“大概是01年,我们通过电话,当时她还住在男友家,婆家……婆家多少有点不把她当回事儿,她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哭了。我们后来又联系了两次,她分手了,但还是留在了那个城市,工作、结婚、生了一个女儿,落地生根。”
殷岚问,“那如果现在让你回到大学时,你干不干?”
班主任已经和大部分同学交谈过,颇有感慨地替他解围,“在华为工作不容易啊,压力大,顾不了家,照顾不了孩子。”
卓箐箐打了个哈欠,“你忘了我嫁的人也是本系的,他以前在系里跟着导师做课题,导师笔记本电脑丢了,受了好大的处分。”
华为男生笑骂一句,向他扔了颗花生米。
殷岚哈哈笑起来,“我们背着你偷偷讨论毕业班老生时,还是大一呢。这一晃,十多年了。”
另一位男生吆喝了一句,“这位兄弟该是咱们班现在最有钱的,手里不少原始股,每年的分红都是百万。”
殷岚感慨,“316就你一人生了两个孩子。没有父母长期帮忙,一个人生养两个孩子,老二,真的太佩服你了。”
卓箐箐冷酷无情地刺了一刀,“年轻小姑娘穿啥都比我们好看。”
卓箐箐更羡慕殷岚,“都是意外怀上的,不然我哪有这魄力连着生。你是不知道连生两个孩子有多影响工作,我是真羡慕你,响当当的科研带头人。今天下午在316里,我还在想呢,想不到当年宿舍里最不爱上自习的小四,现在事业最成功。”
“阳台上晾的衣服也比我们当年穿的好多了。”
殷岚不以为然,“研究所工资太低,肯折腾的人拿到户口就都跑了。剩下没能力折腾的人,按部就班也就升上去了。”
卓箐箐心算了一下,“是啊,快十四年了。”
包间内,近20位同学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由张宽提议,每位同学都站起来简短概括了一下自己的近况。卓箐箐左手边的男生自我介绍,“在科研所工作两年后,觉得自己要再留在国企里得过且过就废了,毁约去了华为,在华为技术开发部工作至今。”
忆及往事,殷岚笑骂,“老大、小四这两个没良心的,也不回来聚一聚。我们明天一早去食堂吃早饭,发照片给她们,馋馋她们。”
班长张宽留在本系当了老师,他在校外一家公司兼职技术顾问,收入不错,执意请已退休的班主任和老同学们吃晚饭。
卓箐箐附和,“好,咱现在有钱,点两份,一份吃,一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