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白之年 > 美国卷 时光荏苒(三)

美国卷 时光荏苒(三)(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外婆卧床多年,家人们对她的离去并不意外,甚至因为她晚年的病痛缠身,伤心也少了几分。外公身体健康,因为心肌炎骤然离去,家人们震惊之余,分外悲痛。

卓箐箐买到了第二天的机票,一路辗转,三天后到了小镇。

楼前的空地上搭起了灵棚,直系子女和孙辈们轮流守在棚前火盆前烧纸,时不时地跟着请来的风水师傅绕火盆长时间行走——据说有助于逝去的亲人在阴间的迷雾中尽快找到正确的路;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们则在棚内聊天、打牌打麻将娱乐。

乡间风俗,丧事上越热闹,逝去的亲人越有体面,外公生前职位不低,去世时又是高寿,是不折不扣的喜丧,来吊唁的亲友非常多,茶水、饭菜、收礼、回礼都需要张罗和处理,卓箐箐没有相关的经验,帮不上太多的忙,主要负责在棚前烧纸、绕行、给亲友们添茶水。

春寒料峭,夜间尤其寒冷,卓箐箐尽量让父辈们多上楼休息,她带着表弟表妹整夜守在棚里。

回到纽约后,生活再次回到了轨道上——分别时口口声声一定要多联系的大学同学们在班级群里贴了些聚会照片后,群员们再次寂静;卓箐箐又回到了上班、带孩子、上网的三部曲中。

卓箐箐的生活依旧狼狈,上班、接悠悠、带孩子,捉襟见肘地在工作和家庭中挪腾;樊仪事业顺利,也很享受和两个可爱的孩子相处,下班后尽心尽力地陪伴孩子,小家庭中暂无波澜,岁月静好。

一年多中唯一的家庭大事是卓箐箐的外婆过世,卓箐箐下班后接到卓母的电话后,立即拨打了电话到航空公司询问机票信息,不幸的是,最早的机票也要三天后,再加上国内转机转火车的时间,最快也要六天才能抵达小镇,无法赶上外婆的火化日期。

父母和舅舅、姨妈都是第一次操办丧事,焦头烂额之余都反对卓箐箐飞回去,首先卓箐箐赶不上火化的日子意义不大,再一个原因是琐事繁杂,不想在千头万绪中再分心安置和照顾她,所有人都在电话里反复劝她不要来了。

卓箐箐痛哭了几场,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很快挤压掉了她的悲痛。唯有夜深人静时,她会突如其来地回忆起和外公外婆最近的一次相聚,静静地伤感一会儿。

深夜,留在棚里的就只有亲戚了。外公工作后数十年如一日地寄钱给老家,资助小辈们读书,在家族中威望颇高,几个远房亲戚不辞辛苦地陪着姐弟们守夜。

长夜寂寥,大家围着火炉喝茶用方言聊天,闲说外公生平。

“大爷爷当年背着一包干粮,走了六天山路到贵阳读书,工作了寄钱回来,还帮我爸爸找到了工作,我们这一大家子后面的娃娃才慢慢读起了书。”

“大爷爷一人走出大山,慢慢地把一小半的家族都带到城市了。”

外婆的去世,让外公的养老面临更大的困境——保姆大多数是中年妇女,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住家照顾一个鳏夫,只愿意白天通勤做饭,恰恰子女们轮流白天过来照顾外公(卓父卓母在小镇时住在外公外婆家,则是全天24小时的照顾),请保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希望有人能在夜间照看独居的外公。

房子太老旧、保姆不好找,种种因素让卓父卓母下了决心在镇中心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商品房。卓夫卓母考虑得很周全——电梯房,不用自己爬楼梯,适合外公上下楼散步;地理位置也优越,离舅舅家、姨妈家都是几分钟步行的距离,这套房子不仅方便他们和外公同住,也方便舅舅和姨妈照顾外公。

房子刚买好、还没开始装修,三兄妹四处托人找保姆时,外公突然去世。

前一天晚上姨妈离开老房子时,外公还在阳台上向她挥手道别。第二天一早姨妈例行来外公家做早饭时,她在楼下看到阳台的玻璃窗户没有打开——外公每天早起后都会打开阳台窗户换气,她心中升起了不详的预感,急冲上楼就看见了外公倒在床边地板上,手里拿着电话,似乎正在拨电话。

姨妈当即嚎啕大哭,颤抖着手去探外公的鼻息,绝望之后也坐倒在地上,抱着外公已经开始僵硬的身体拨打了救护车的电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