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忐忑的中国人 > 第三章 另一种“中国特色”

第三章 另一种“中国特色”(第2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的首都都应该设在次发达省份,并且嘛,应该每三四十年迁都一次,以‘迁都经济’为龙头,带动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障GDP又快又高的增长……”

“一石激起千重浪”——许许多多老北京人哭了;许许多多刚买了房、千方百计落上了北京正式户口的新北京人也哭了。

然而最新的也是最确凿的消息传到了路上:新都不建在北戴河了!……

像被遗弃了的孩子那么恐慌。

在华北平原的那一局部,千军万马堵塞了每一条道路,彼此动弹不得。原野遍布民工们临时居住的大小帐篷,大型或超大型挖土机、轧道机、吊车、发电车排列成一方方威武雄壮的阵容,并且还都不熄火,轰鸣之声震耳欲聋,蓄势待发。

所以哭。

如同即将展开平原大战。

成为新都的建设参与者,那将来不就板上钉钉的成为第一代“北京”公民了吗?

鳄鱼一天吃饱一顿就再不想吃什么了;专吃金钱的房地产大鳄们却永无饱时。

光荣啊!莫大的光荣啊!

苍天通常是懒得开眼的。铁树百年一开花,苍天开眼的时候比铁树开花的时候少多了。

幸运啊!子子孙孙的幸运啊!

但是迁都使拥有北京房产的人士们的成就感觉变得轻如鸿毛了。也使对北京持“决不放弃”之恒心的人士们的迷信破灭了。

各种说法不胫而走:

北京是中国人意识中说不清道不白的一种迷信。高得令一般人望洋兴叹的房价,反而巩固了这一种迷信。

“军事家们提出警告,对于中国,首都设在一座临海城市是极不安全的……”

中国人对首都的热爱是别国人难以理解的。其实呢,了解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就好理解了——人不是总得热爱着什么吗?对于中国人除了热爱首都,另外又有什么更值得热爱的呢?金钱和权力,在北京上演出最多的故事,中国人特别迷恋那些故事,想象自己只要成为北京人了,说不定哪一天就能成为那些故事中的主角。“北京机会多”,此话意味深长又浅白。倘由女性来说,尤其意味深长也尤其浅白。首都之于中国人,如奥林匹斯山之于外国人。奥林匹斯山对于富人或一无所有的人不是同样具有吸引力吗?于富人,我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房价最贵的北京拥有豪宅阔室,证明着是成功人士。于一无所有的人比如大学毕业生们,住在奥林匹斯山脚的“车屋”里,那似乎也证明着高出一般青年一等。不服?你怎么在北京站不住脚?

然而“车居族”们却都道是苍天开眼。

向光荣与梦想进军!

据统计,在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卖方与买方的比例为10∶0.01.那0.01的买方人士,自然是出于赌博心理——万一不震呢?即使北京不再是首都了,几万元一套别墅不是也跟白捡的差不多吗?

抓住机遇,这次看它往哪儿跑!

“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少房地产商也捶胸顿足地哭,如丧考妣。“北京大搬迁”使他们最近一次的投资血本无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