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与母亲(第1 / 4页)
兵很感动。
“看上去挺实在,没想到这么油滑!连句话都不留就溜了!”
兵当时问:“另转一家敬老院行不行呢?”
老人家的脸倏地向他转过去。老人家那双失明了的眼里,似乎顿时充满温柔的目光。
军嫂说她四处联系过,本县还有另外一家敬老院,但收费太高,丈夫那笔抚恤金支付不了几年啊。转到外县的敬老院去,就没法经常去看望老人家了……
兵进了门,又习惯地喊了一声:“报告!”
军嫂说着说着,落泪了。
“娘,儿复员了!”
“儿呀,你衣肩上怎么没那章章了呢?你帽子上怎么没那五角星星了呢?”
“那,你以后就可以整天和娘在一起了?”
老人家的双手捧住了兵的脸。接着,摸向兵的肩,兵的帽子……
“对。儿以后就可以整天和娘在一起了!”
他们巴不得老太太立刻就在他们眼前消失。他们一边夸赞兵一边把兵往老太太房间里推……
兵望着才三十几岁的军嫂,想到了她以后的人生。于是一个决定在心中敲定。他要替军嫂和部队将一位牺牲了的军人的老母亲赡养起来!兵骗军嫂说,他临行前,部队指示他,务必负责将老人家转到另一个省的敬老院去。说那儿条件可好了,而且是部队的转业干部在那儿当院长,老人家不会受委屈。军嫂哭了,说她怎么能舍得老人家离她那么远呢?兵就婉言劝军嫂想开点儿,说若辜负了部队的妥善安排也不好啊。军嫂却说,老人家晕车。兵说:“那我用小车推她老人家!”
“只要你别再叫她老人家,充当她儿子,她准会高高兴兴地跟你走!”
敬老院替兵买了一辆崭新的三轮平板车。装了个美观的遮篷,做了一个分格儿的箱子,里边可以装食物、矿泉水、药,连修车的工具和气筒都替兵备齐了。
不料,第三天,兵竟又出现在他们面前,敬老院的人转忧为喜。他们对兵说,情况有变化,变得对兵极为有利了。因为老太太昨天一下午都在不停地念叨:我儿子怎么露了一面就没影儿了呢?怎么不来接我回家呢?
兵上前几步,单膝跪下……
老人家便一下子将兵的头紧紧搂在怀里了!兵的眼刹那间湿了……
于是,坐在床上的老人家,向兵伸出了自己的双臂……
兵昨天已经去了百里外的农村,见到了老人家的儿媳。军嫂是个刚强的女子,正承担着丧夫的悲痛在秋收。女儿才九岁,上小学二年级。军嫂对兵说,一忙过秋收,她就会将老人家接回来的。
兵犹豫片刻,说:“娘,是我,您儿子。来接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