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花儿与少年:梁晓声散文 > 当爸的感觉

当爸的感觉(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还用说?”

我明白——我再也辅导不了儿子数理化了。从那一天起,直至永远。当年我初三下乡。当年的初三数理化教材,比如今的初二教材只低不高。我太不自量力,太无自知之明了……

“哪一年毕业的?”

我竟不知在这一封信里该写些什么。我不愿在信中流露出我对他的体恤,因为几乎每一个城市里的初二的儿女都如他一样的似箭在弦,他不应格外地得到体恤。我也不愿用信的方式鞭策他,因为他自己早已深知每次在分数竞争中失利,对自己都意味着一种严峻的形势。我不愿在信中写入对他所寄的希望。我不望子成龙。事实上只祈祝他能有幸受到高等教育,而仅仅这一点已使他过早地成熟了。他的日渐成熟正是我备感欣慰的,同时又是备感悲哀的。刚刚十四岁就开始思考人生和忧患自己未来的命运,这太令我这个当父亲的替他感到沮丧了。我自己的少年时代就是从忧患之中度过来的,我真不愿他和当年的我一样。当年的我是因为家境的贫寒,如今的他是因为变成了中国高考制度的奴仆。我极端憎恶这一种现代八股式的高考制度,但我又十分冷静地明白——此一点最是我丝毫也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的……

“一九七七年。”

于是我生平第一次给我的儿子写信。

“你经历过坎坷吗?”

“这还用问?”

“你是哪一年下乡的?”

“不问我怎么清楚?”

儿子上个星期的一项作业是——采访父母。妻上个星期几乎每天加班,不加班便上夜校,只得由我来接受“采访”。否则儿子就完不成作业。于是我和儿子之间,有了如下一次较为特别的谈话:

“一九六八年。”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得给儿子写一封信。而且此事不让学生知道。更不能让学生看到信。在某次活动中,信将由老师分发给每一名学生,希望以这种方式,在他们普遍年满十四周岁以后,带给他们每个人一份儿意外的惊喜。

“经历过。”

给儿子写信

“说说。”

自己承认了这一点,使我内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悲哀。以后,不管他写作业到多么晚,不管他看上去多么需要一个头脑聪明的人的指点和帮助,我是再也不往他跟前凑了……

儿子“采访”我

“哪一年上大学的?”

儿子忽然在我背后发问。显然,他站在我背后多时了。我赶紧用一只手捂住稿纸上端——捂住“给儿子的信”一行字。良久,我听到坐在沙发上的他说:“爸,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顿时的,我眼眶有些潮了……

“一九七四年。”

“爸爸,你怎么想了这么久还不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