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心灵的觉醒 >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而文化如果不去关注和强调平凡者们第一位置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看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费神——那么,这样的文化,也就只有忙不迭地不遗余力地去为“不平凡”起来的人们大唱赞歌了,并且在“较高级”的利益方面与他们联系在一起,于是眼睁睁不见他们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较著名的大学,我被邀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自平凡的人之间。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同样的。因而平凡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为不平凡的人们的心理基因。倘文化暗示平凡的人们其实是失败的人们,这的确能使某些平凡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变成较为“不平凡”的人;而从广大的心理健康的、乐观的、豁达的、平凡的人们的阶层中,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较为“不平凡”的人们。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后一种“不平凡”的人们,综合素质将比前一种“不平凡”的人们方方面面都优良许多。因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起来,并非由于害怕平凡。所以他们“不平凡”起来以后,也仍会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而一个由不平凡的人们都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的人们组成的国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无量的。反之,若一个国家里有太多这样的人——只不过将在别国极平凡的人生的状态,当成在本国证明自己是成功者的样板,那么这个国家是患着虚热症的。好比一个人脸色红彤彤的,不一定是健康;也可能是肝火,也可能是结核晕。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我们的文化,近年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的所谓“不平凡”的人士了,而且,最终往往的,对他们的“不平凡”的评价总是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穷怕了的国家经历的文化方面的后遗症。以至于某些呼风唤雨于一时的“不平凡”的人,转眼就变成了些行径苟且的、欺世盗名的,甚至罪状重叠的人。

“具体说来。”

一个许许多多人恐慌于平凡的社会,必层出如上的“不平凡”之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