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心灵的觉醒 > 美是不可颠覆的

美是不可颠覆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美是大地脸庞上的笑靥。因此需要有眼睛,以便看到它;需要有情绪,以便感觉到它。

因为——被视为妖的马骥,一旦游戏之“以煤涂面”,竟也顿时美了起来,遂被引荐于大臣,引荐于宰相,引荐于王的宝殿前。而当“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时——“王大悦”。不但大悦,且“即日拜下大夫。时与私宴,恩宠殊异”。以至于引起官僚们的妒忌,以至于马骥忐忑不安,以至于明智地“上疏乞休致”。而王“不许”。“又告休沐,乃给三月假。”

我们只能怀着虔诚感激造物赐我们以眼睛和心灵。以为自己便是这世界的中心便是上帝,以为我不存在一切的美亦消亡,以为世上原本没有客观的美丑之分,美丑盖由一己的好恶来界定——这一种想法既是狂妄自大的,也是可笑至极的。

便是这一篇小说,也不但不是否定了我前边开篇立论的观点,而恰恰是补充了我的观点。

美的不同种类是无穷尽的。

王的“大悦”,盖因此耳!

丑的也将继续繁衍丑的现象,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亡干净。

否则,为什么他那么喜赏马骥之歌舞呢?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赞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从未曾闻”呢!

但我们人类的视觉永远不会将它们混淆。因为它们各有天生不可能被混淆的客观性。

某些事物本身原本就是美的,那么无论怎样的习俗都不能使它们显得不美。正如无论怎样的习俗,都不能使尖头肿颈者在大多数世人眼里看来是美的。

有人或许还会举到非洲土著部落的人们以对比强烈的色彩涂面为美;以圈圈银环箍颈乃至于颈长足尺为美,来指证美的客观标准的不可靠,以及美的主观标准的何等易变,何等荒唐,何等匪夷所思……

美女绝非某一个男子眼里的美女。通常她必然几乎是一切男子眼里的美女。他人的贬评不能使她不美。但她自身的内在缺陷——比如嫉妒、虚荣、无知、贪婪,却足以使她外在的、人人公认的客观美点大打折扣。

如王,上殿可视一帮牛头马面而司空见惯,回宫可听恢诡噪耳之音而习以为常;但只要一闻马骥的妙曼清唱,神不能不为之爽,心不能不为之畅,感观不能不达到享受的美境。

美景绝非某一个世人眼里的美景,通常它必然几乎是一切世人眼里的美景。

但无论怎样的原因,在王的国里,美丑是一种被颠倒的标准;在王的眼里心里,美丑的标准未必不是正常的。他只不过装糊涂罢了。

这客观性是我们人类的心灵与造物之间可能达成的一致性的前提和保证。

王是否也牛头马面呢?小说中只字未提。或是。那么在他的国里,以丑为美,以牛头马面,五官狰狞的为极美,自是理所当然的了。或者意非牛头马面,甚至不丑。那么可以猜测,在他的国里,美丑标准的颠倒,也许是出于统治的需要。是对他那一帮个个牛头马面的公卿大臣们的权威妥协也未可知。

正是在这一前提和保证之下,对于古希腊人古埃及人是美的那些雕塑,是雄伟的那些建筑,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是美的。正是在这一前提和保证之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切美的事物,假设能够通过时间隧道移至我们的远古祖先们面前,大约也必引起他们对于美的赏悦和好奇。正如几乎一切古代的工艺品,今天引起我们的赏悦和好奇一样……

分析一下王的心理,是非常有趣的。以被贱民们视为“妖”的马骥的容貌,社会等级该在贱民们之下,怎么仅仅以煤涂面,便“时与私宴,恩宠殊异”了呢?想必在王的眼里,美丑是另有标准的吧?

结论:美可在社会舆论的导向之下遭排斥,但它在人心里的尺度根本不可能被彻底颠覆。

丑的也是。

如马骥,煤可黑其面,但其歌之美犹可征服王!

视觉永远是敏感的,真实可靠的,比审美的观点审美的思想更难以欺骗的。

结论:美可能在某一地方,某一时期,某一情况之下被局部地歪曲,但根本不可能被彻底否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