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4 / 5页)
芮小丹说:“我没说不好,我是说也许很好,是我欣赏不了。我听不出来是柏林墙沾了午夜兄弟乐队的光还是午夜兄弟乐队沾了柏林墙的光。”
芮小丹不知所以然,她在心里纳闷了一下:难道我还得让他拥抱一下不成?但她马上明白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另一个信息:母亲与这个男人不是一般的关系。这时候她留心打量这个男人:身材不是很高,稍微有些发胖,面相朴实,额头上的头发夹杂着几缕白发,穿一件竖条休闲衬衣和一条灰色裤子,给人印象是个比较朴素、务实的人。
摊主拿出另一张名为《流血的墙》LD影碟递去,介绍说:“这是一张绝版的午夜兄弟乐队在推倒柏林墙的废墟上的现场演唱会,很有收藏价值。”
戚伯说:“你们坐外边吧,外边宽敞。你们先聊着,我到里面照看照看。”说完朝芮小丹客气地笑笑,主动回避了。
芮小丹连价格都没看一眼就放下了,说:“也许很好,我欣赏不了。”
芮小丹赶忙自己拿起行李,从母亲手里接过汽车钥匙,到停车泊位那辆自家的白色女士轿车把行李放进车里。
摊主说:“你还没看怎么知道不好呢?我这里的都是珍品。”
她很熟悉这个跳蚤市场,每次探亲她都会来这里逛街,这里的商品价格非常低廉,据说有相当一部分是走私品,也有一部分是留学生和打工族从本国带来的比较有特色的服装或工艺品,很多摊位就是在地上铺一块布,上面放几件东西就开始做生意了。芮小丹来这里并没有明确的购买目的,碰上合适的就买,碰不上合适的就逛逛,纯粹是一种休闲和享受。
芮母说:“这个回家再说。你去柏林办什么事?”
她在一个摊位上发现了一件休闲男装,暗黄颜色,款式非常简洁,面料很厚实,标价35马克。在她看来,这件衣服的颜色、款式、面料搭配得近乎完美,这件男装如果穿在女人身上特别能体现女性与众不同的典雅和内在的文化气质。她挑了一件最小号的搭在身上比了比,还是稍微大了一点,但是可以接受。她与摊主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以50马克买了相同的两件。
芮小丹到店里洗洗手回到座位,笑着问母亲:“妈,戚叔是什么人?”
不知不觉逛到了市场的文化区,这里有老唱机、老唱片,甚至还有十几年前的海报和杂志等,她在一个卖唱片的摊位停下,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老唱片。
戚伯说:“先把行李放车里吧,呆会儿你陪小丹回去,这里有我照看着就行了。”说着他就要伸手去地上拿行李。
芮小丹说:“我听过这个乐队CD版的现场演唱会。”
芮小丹说:“没呢,急着往回赶。”
摊主说:“哦?那你说怎么不好?”
芮母问:“吃饭了吗?”
芮母吩咐服务员说:“一份什锦蛋炒饭,一个竹笋香菇汤。”
摊主是一个装束和发型都很另类的德国青年,长头发,戴眼镜,光膀子穿一件又短又小的无袖牛仔上衣,裤子却是又肥又大,既像嬉皮士又像摇滚歌手。他看一个东方女子在摊位停下入神地浏览唱片,就热情地问道:“小姐,您喜欢哪一类的音乐?我帮您推荐。”
芮小丹说:“随便吃点什么都行,炒盘米饭吧。”
芮小丹看到一张俗名“黑老头”的LD影碟,这张CD是大名鼎鼎,在丁元英的收藏里早就有了,但是还没有演奏版的LD影碟。她拿起来看了看,标价竟然是170马克,就毫不犹豫地放下了。
母女二人找一张空桌位坐下,芮母问女儿:“想吃点什么?”